下一步,回紇葉護便會動員更多的人鬧事,以求更多的政治經濟利益,這便是“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
你不想跟回紇人不死不休,對方反而會得寸進尺,最後危機管控失敗,戰爭規模無限擴大。
那時候,所有人都沒了退路,只有滅族一條路可以走。
唯有強勢出擊,不露膽怯,方能以戰止戰。這便是“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
辛雲京的小心思,方重勇很清楚,只是對方沒有惡意,所以才沒有點破罷了。
辛雲京將方重勇調任朔方節度使,視為自己翻身的最大籌碼,他當然會很擔心方重勇莽撞破壞大局。
老實說,辛雲京現在比方重勇本人更擔心方重勇的安危。
不過方重勇想的是,如果銀槍孝節軍不能強勢出擊,那自己如何能管教朔方軍一眾驕兵悍將?
他要在河套立威!就必然要對回紇人出重拳!
趁著回紇人還在試探,還未下定決戰的決心,大軍猛然殺出,這便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看似風險極大,實則穩如泰山!
“我意已決,不必多言。”
方重勇對著辛雲京擺了擺手。
隨即他轉過頭對身後的何昌期說道:“等會你部打頭陣,痛擊回紇騎兵,敢也不敢?”
“這如何不敢?”
何昌期拍拍胸脯大喊道。
“出發,幹了!”
方重勇拔出疾風幻影刀,指著遠處回紇騎兵的火把暴喝一聲!
“殺!殺!殺!”
何昌期身後一眾銀槍孝節軍親兵高喊道,明顯是士氣高昂,嗷嗷叫的請戰!
方重勇從不克扣賞賜,為了給他們請功,甚至都敢在香積寺兵變。
回紇人來了又怎麼樣,都是送軍功送人頭的!
有功必賞,賞罰分明,這仗便打贏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看將帥士卒肯不肯豁出命去拼了!
辛雲京見此情形,心中不由得感慨。
方重勇治軍有方,當真是如臂指使,說出馬就出馬,全軍上上下下沒有一絲含糊的。
銀槍孝節,果然是名不虛傳啊,不愧是敢在長安兵變的隊伍。
這氣勢就不一般。
辛雲京不禁想起當年方重勇用一枚魚符,就讓自己跪下唱征服的事情。覺得方重勇有今日之成就,絕非偶然。
很多人是少時了了,大未必佳。
但也有一些人,他們是少時就很猛,長大了則更猛了!
這些人如同黑夜裡一輪明月懸掛在空中,讓你想不注意他們都不行!
……
深夜,豐安城外圍的木柵,某個木門哐噹一聲被人踢開。
這樣的事情,還發生在其他地方。
銀槍孝節軍三千騎兵,分為六隊,分別從豐安城外圍六個木門分頭出擊,每一隊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