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易將考卷拿到手,目光掃過。
題目竟是與上古聖皇盤有關。
這位聖皇,在上古之是地,澤被天下,德耀萬世。
許多經典之中,都對其不乏讚美之篇章。
洪易深思片刻,便大筆一揮,落墨紙上,筆走龍蛇。
不過兩個時辰,時至中午,其作學子尚在咬筆撓頭,洪易便已經將卷子交了上去。
這次科考,只是舉子試。
考官都是在一牆之隔的主考房中,當堂批閱。
此時在主考房中,一臉嚴肅方正的李神光,帶著幾位考官端坐其中,批閱卷子。
雖只是舉子試,但卻是京畿之地的科考,與其他地方自然有所不同。
主考官員也是當朝大員,還有著李神光這位禮部尚書。
李神光接連看了幾篇,都是大搖其頭。
左右顧道:“都是些大談仁義禮法之流,看似剛正氣節,或是辭藻華麗,卻不過都是滿紙虛言,空洞乏物,甚至不過是些偽君子之流。”
“哼!”
“理學之害,其甚如斯!”
李神光重重地哼了一聲。
旁邊幾位閱卷官相視幾眼,都苦笑不語。
別說接話,都急忙垂下頭來。
這種話,這位敢說,他們可不敢。
那位洪太保雖然前番鬧了個灰頭土臉,但對手可是文聖公,千古聖人般的人物。
也沒有人會覺得敗給文聖公有什麼丟臉的。
頂多是因為最近流傳的某些流言,免不了有人在暗中嘲笑。
卻也並非嘲笑洪太保無能,只是嘲笑其私德有虧,有眼無珠,連文聖公這麼一位前古無人的……都給推了出去。
不過對方畢竟是大乾的功臣,中流砥柱,如今更是一位人仙。
也不可能因為一些家事,或是私德有虧便如何。
“咦?好字!”
幾位考官正裝著聾子,忽然聽到李神光拍案叫好。
“好!好文章!”
看到李神光紅光滿面的模樣,幾位考官也不由好奇湊了過來。
“好哇!”
看過之後,幾人都接連叫好。
其中一位道:“李尚書,如此看來,此番科考第一名,恐怕可以定下了。”
李神光點頭道:“這考生是何人?報上履歷來。”
“此子名洪易,是……咦?竟是武溫侯,洪太保之子!”
一位官員已經拿著一張卷宗過來,卻是滿臉驚訝。
“是他的兒子?”李神光皺了皺眉。
“李大人,慎言,武溫侯如今已經官封太保。”
一位考官忍不住提醒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