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只寥寥數次,竟然便發現那稚齡童的學識十分不凡。
別說他們,便是他們的師長,恐怕也少有能及。
且那稚齡童十分平易近人。
但有人求教,必不吝於細心講解教授。
上到經書大典,道理文章,下到誌異雜籍,開蒙宣文,無不信手拈來。
這可真是令人又驚又喜。
這年頭,不僅是道術武功,被人秘而不宣。
讀書識字,也幾乎都是權貴富人的專屬。
貧寒子弟想要識些字,讀些詩書,也並不是一件易事。
突然來了這麼一位學識廣博的“小先生”,也不以詩書學識自珍,來者不拒,皆悉心傳授,哪還有不歡欣雀躍之理?
便是坊間的頑童,也有一顆向學之心,每日裡也少有搗蛋頑皮之事,多往這位“小先生”院裡鑽,令得各家大人都欣慰不已,對那位“小先生”也更加感激。
如今大通坊中,那稚齡童姓甚名誰少有人知,但“小先生”之名,卻是幾乎無人不曉。
不說都對其感恩戴德,至少也是尊敬有加。
便是大通坊外,也有其名聲傳揚。
初時還只是於平民百姓中流傳,因其年幼,卻有過人學識,令人嘖嘖稱奇,也漸漸傳入一些貴人耳中。
不過也大多隻當是坊間奇聞。
左右也不過是一個稚齡幼童,最多不過是熟讀詩文,又哪裡能有多少學識?
民間愚夫愚婦無知,才將此子誇上了天,卻不知在富貴之家,哪個貴子不是自幼讀書?
不過卻也有人對此心生好奇。
這一日,便有一位貴人,聞名而來。
大通坊,那座那枯樹半探的小院前,來了一個錦衣華服的少年。
看起來,年歲不大,也不過十歲上下。
一身華服,隱有寶光奪目,哪怕不識之人,也能看出其名貴非常。
身後跟著幾個魁梧大漢,一個個龍精虎猛。
皮粗如牛革,肉緊骨壯,至少也是練皮的武士,甚至練骨的武師。
貼身那位,頭頂隱隱有血氣蒸騰,如火般扭曲著空氣。
恐怕是已經練髒的先天武師,即便不是,也差之不遠。
一個十歲孩童,就有如此多的強人跟隨保護,甚至有一位疑似先天武師的大高手。
身份必定貴不可言。
“小公爺,屬下去叫那人出來迎接。”
一個大漢越出,就要去叫門。
“慢著。”
那少年揮退大漢,親自走到門前,微微側耳作傾聽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