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外景,二為內景,三為秘景。
所謂外景,便是天地宇宙,乾坤萬物,或日月星辰,或草木竹石,或走獸飛禽,山川河嶽,先賢先聖,一切種種外物在之象,都囊括其中。
如道經中的寶塔觀想法、白雲觀想法,皆屬此類。
前者以神念觀想己身拾級而上,登臨高塔,於塔頂之際,天地遼闊,兩腳發虛,鼓足勇毅之氣,一躍而起,神魂便破頂而出。
此法是道經這宮,最簡單,最基礎的一門法門,卻也是最安全的一門。
外景之中,還有一種法門較特殊。
乃是回溯時間,逆流而上,觀想過去之自己,也是一種外景法。
道經中有一種玄嬰觀想法,便是觀想記憶中最幼時的自己。
人之初生,最為純淨。
能觀想得越早,神魂就越發容易凝鍊。
若能若想出初生之嬰,便能將神魂凝鍊成一尊玄嬰,有種種神妙,端的是神奇無比。
外景為人身之外,而內景,自然是人身之內的景象了。
五臟六腑,皮肉骨血,都屬此列。
如道經中的甘露觀想法。
便是觀想意念如神光,下照兩腎,腎中充滿黑水。
再往深處,便是觀想腎中黑水匯聚後腰命門,匯入肝臟,此時黑水變為青色,似大河之中的清水。
再以神意導青水入心,凝鍊成赤色之氣,綻放紅光,於體內遍照。
此後再引導赤氣紅光,再經周身穴竅,經脾臟又漸變金黃之光,於肺臟之中,提煉為純白之氣,白氣再化作甘露,便算功成。
此甘露有種種神妙,能滋潤神魂,反哺肉身。
還有秘景便較為特殊。
大多是以先賢先聖為觀想之相。
也有一些乃各門各派之中秘傳的觀想法。
如其先祖祖師,或某種聖物、圖騰。
此等法門,非得是門中師徒相承,手把手地傳授不可,所以以“秘”稱之。
無論是外景內景,抑或是秘景,都不是隨隨便便瞎想就叫觀想。
每一種觀想之相,都有相應的法門。
這部道經也不愧稱為道經,想是編纂此經的,都是道門中人,內中記載,盡是玄門道法。
洪闢倒沒有什麼崇佛鄙道的觀念,本尊雖得的是佛門傳承,卻也是涉獵萬法,更已修成道門元神。
只要能為其開闢大道提供資糧積累,無論佛道,抑或是百家之法,都是良法。
但他畢竟最擅長的還是佛門之法,更有佛門無上傳承,卻也沒有必要舍長而取短。
所以,這道經中所載法門雖繁,對洪闢來說,卻盡都不足取。
那部《彌陀經》中,也有一尊彌陀佛的觀想之相。
觀想此佛,可將神魂修成過去永恆,萬劫不壞的彌陀金身。
洪闢也是不取。
他要的,是鑄下不朽的根基,開闢前古無人的大道。
前人之道,可法而不可效。
在嫋嫋青煙之中,洪闢在意識之中勾勒出了一個虛影。
一個只有著隱隱約約的人形輪廓的虛影。
人形虛影一出,洪闢念頭一動。
一點金光自人形輪廓眉心印堂之中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