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陳亦選擇的降臨這個世界的方式。
滅了周紫薇一具劫運金身,他也終於攢夠了資本,開啟天柱最後一個功能——示現·降兜率。
與另一個“示現·他化”一脈相承,卻完全不同。
後者是身化他人,所謂於他化中,得自在故,差不多與“奪舍”類似。
前者卻是分化一絲真靈降生胎中,重孕新生。
以凡胎肉體行盡十方微塵世界,大***,普度眾生以成大道。
陽神世界作為七品世界,可不是那種七品之名的水貨世界。
這是真的曾經幾乎就要誕生七品大能的。
陳亦自幾部真經中得觀,七品金仙,又分兩種境界。
一謂大覺,二謂大羅。
覺者,直指覺悟、圓覺之意。
真經中有言: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無上法王,便是世尊。
大陀羅尼門,就是總持一切的根本法門。
經文大義就是說成佛的根本之道,就是圓覺。
眾生圓覺,即是佛。
一切眾生皆有無明煩惱,無始有終,深陷因果糾纏,輪迴無休之苦。
一念無明,無始有終,是眾生輪迴之因,斷盡一念無明,便斷種種心之虛幻,執不壞我之真實。
簡單地說,就是證得真我,斷盡前因,遁破大千,跳出輪迴,不朽不滅,既為大覺之仙。
大覺之仙,在佛門之中,就相當於菩薩果。
但這一境界,只是“斷因”,卻未斷“果”,還並非是真正的不朽不滅。
再上一步,便是真如無我,大羅之仙。
無名無相,不生不滅,非實非虛,不增不減,非是非非等等一切,就是真如。
無心無為無住,就是無我。
無我並非把自己給證沒了,而是證“空”了。
別管無名無相、不生不滅這些描述是什麼意思,誰都解釋不清。
因為這種境界,本來就沒有語言能描述,也沒有人能描述。
自然只能是“無”、“不”、“非”等等,因為世間本就沒有任何語言、任何存在能描述、證明那種境界。
總而言之,“既不是這樣,也不是那樣”,便是“空”。
這是陳亦還無法窺視的境界,更別說理解。
但從真經之中,他可以看到幾分這個境界的特徵。
不說那些玄之又玄的大道理,只說其中一個特徵,便真有幾分“無我”之意
若是證得真如無我,大羅之仙,那麼諸天萬界,過去未來,無盡時空,都再無“我”。
無論因果還是輪迴,都無法沾染。
這也是另一層意義上的“無我”和“空”。
那是真真正正地不朽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