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世間怎會有如此神劍,劍未出鞘,便能威達三界!”
“即便是有,又怎會落於那唐王之手,他何德何能!”
“他想做什麼?”
李誦手中神劍,出鞘方才寸餘,便綻放無邊金光。
泰山上聚集之人,只覺一片金光入目。
似乎整片天地都陷入了濃郁的金光之中。
奪目耀眼,除去金光之外,再無他物。
便是天上地下,透過各種手段看向這裡的仙神妖鬼,大半都被金光一刺,雙眼生疼難忍,閉了起來。
不過是出鞘一寸餘,便有如此神威。
若是其劍盡出,該是何等光景?
莫說其餘人,便是玉墟仙宮之中,如呂純陽、紫虛元君之流,也不由為之動容。
也有人暗中覬覦。
如此神劍,該當能者居之,豈能落於區區凡俗帝王之手,暴殄天物?
很多人都在盼著神劍出鞘。
但李誦手執神劍,卻沒有再拔出。
不是他不想為,而是不能為。
這劍只出鞘寸餘,便像是生了根一般,死死卡住,再也無法拔出分毫。
少有人知,李誦雖貴為帝王,但一身武道修為早已登峰造極。
數百年前,就已踏破沖霄極境,踏足五品先天,武道神通之境。
一身氣雄渾無匹,力可拔山託嶽。
但如今竟然拔不出一柄劍來。
李誦心中一沉。
但面上卻未顯分毫。
此情此境,帝師也早有預示。
此劍受他大唐人道氣運畢竟時日太短,還無法完全與大唐國運相融,斷然不會輕易受他驅使。
能拔出一寸,已經是看在這數月之中,在含元殿上,受人道氣運蘊養之德。
李誦深吸一口氣,雙手捧劍,緩緩下拜。
百官萬軍也隨之拜下。
一拜高天,二拜大地,中拜群臣百官,軍將士卒,四方山川大河。
振聲高呼:“朕,大唐皇帝,李誦,繼人皇位,封禪天地!”
“有請聖劍重出,鎮我人族氣運永昌!”
“請聖劍!”
“恭請聖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