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也沒有人覺得有什麼奇怪。
“嘖嘖,你是沒瞧見,前幾天那陣仗,乖乖,嚇死個人吶!”
“綿延百里的軍隊,個個都是三品以上,我的媽媽啊!”
“可惜,泰山已經被封鎖,誰都不能靠近。”
“我聽說,現在不止泰山,五嶽全都已經封鎖,只有得到大唐邀請的人才能上去。”
“咱們玩家之中,除了那幾個界主,還能有誰有這資格?”
“算了,咱們就在下面,搖旗吶喊,等著那些大人物雨露均霑,漏下一點,能讓咱們跟著喝點湯就心滿意足了。”
從泰山腳下,一條如同白玉鋪就的御道,綿延上山。
如同登天之階,直入茫茫雲煙之中。
沿途天階兩旁,每隔五步,便有披堅執銳之士站立,森嚴威重。
人皇已率文武百官,登階而上。
行至一圓丘祀壇之前。
此壇,是高宗之時,以五色之土壘建。
名為“封祀”,為當年祀天之所。
此時卻已改建,多立碑文。
碑上所刻,是人族歷代帝王、將相人傑。
人皇率百官所祀,實為人族先賢。
祀過先賢,又登天階,分別於“登封”、“降禪”兩座壇前,祭過天地。
主祭之司,所誦禱詞,卻與以往盡皆不同。
天非天,地非地。
祀的是萬物之母,生養之恩。
又正式禱告天地,去除天子之稱,立人皇之位。
這祀未終,泰山頂上,頓時風雲色變,雷霆怒吼。
直似天地震怒。
人皇李誦與百官仰頭望天,神情堅毅,未有懼色。
李誦一身冕服,腳履赤舄,腰繫佩綬,手執玉圭,頭戴平天冠,一步步踏前,登上山巔新建的高臺。
振衣執圭,高聲宣念:“今,人皇李誦,代天,封……”
“轟隆隆!”
言語未落,雷霆炸起,連大地都在顫動。
山下聚集之人,紛紛驚悸高呼。
泰山之上,更是如天威臨身。
壓得百官萬軍,身子都猛地一矮,幾乎要躬身屈膝,難以直起。
李誦臉上血潮湧動,猛地撤下腰間佩劍,重重地在地上一頓,高呼:“人道永昌!”
“大唐萬勝!”
“人皇萬歲!”
“人道永昌!”
百官萬軍齊聲高喊,聲震雲霄,竟驅散了重重黑雲,漫天雷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