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漁夫無奈搖頭。
“阿彌陀佛,”
陳亦合什道:“小小年紀,投石填江,果真是孝子。”
沒想到還真被他瞎猜猜中了。
這小童還真是個“填海”的“精衛”。
不過……
陳亦問道:“老丈,他可有說過,那妖怪是何模樣?”
“嘖……”
老漁夫想了想,才道:“這倒是不曉得了,不瞞小師父,老漢並非這鎮江人士,也不以打漁為生,而是家住錢塘,平日在西湖之上,載人遊湖,來了興致,才到這大江上打幾網小魚,”
“這奶娃子這事啊,也是道聽途說,做不得真,小師父你聽聽便罷……咦?哎喲,糟糕!”
“小六兒又暈倒了!”
旁邊突然傳來幾聲叫喊。
便見幾艘船上,跳下幾個精赤黑壯的漢子,朝石坡那邊跑去。
老漁夫也從船上站了起來,下了船,往那邊趕去。
“小六兒!”
“快,揹著他,回城裡找大夫!”
卻是那個投石填江的小童,終於是支援不住,暈倒在了石坡上。
一個六七歲的孩童,這般折騰,也是意料中事。
陳亦只是眼看著,並沒有過去。
以他的目力,不用靠近也能看出。
這孩童只是力竭昏倒,並無大礙。
有這麼多人照料,倒是不需要他多此一舉。
比起這孩童,他對這羅剎江裡的“妖怪”更感興趣。
他現在是“法海”。
並沒有“陳亦”一念之間,搜天索地的本事。
但哪怕是“法海”,也不過是隻差小小半步,便可入先天。
一條大江,卻還擋不住他的神念。
在建金山寺前,他自然不可能沒有查過周圍的情形。
並沒有發現什麼妖怪盤踞。
但凡事總有例外。
那小童雖然年幼,但僅憑這份意志,陳亦就不會只當他是童言童語。
若是真有“妖怪”,還能瞞過他的耳目,還真是不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