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時有人能看見盤坐禪房之中的陳亦,除非是十分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否則十有七八,會雙膝一軟,直接跪下。
一襲白衣,跌迦而坐,半懸空中,緩緩浮沉。
本來就亮的腦門後,有三朵雲氣綻放華光。
一如許多神佛畫像中所畫的神光慶雲。
左邊雲氣華光中,有一個小小的人兒,小人臉上五官皆具,卻模糊難辨。
也如他一般跌迦盤坐於雲氣之中。
右邊雲氣華光中,是一枚金光燦燦的渾圓舍利。
在陳亦剛剛成就先天之時,原本居中的,就是這枚舍利。
而居於右邊的,卻只是雲氣華光,內中並無其餘兩朵一般,各有一物居存。
但現在,居中的舍利卻被推至了右邊。
原本空無一物的雲氣華光中,此時有一枚明珠滴溜溜旋轉,綻放無量毫光。
光明透出禪房,將整個小院都映照得如同佛國神境。
而在這佛國神境之中,無論是雲氣華光,還是舍利、元嬰,抑或是那枚綻放無量毫光的明珠,都無法奪去懸在半空的陳亦的光華。
他的存在,就像是這佛國神境之中唯一的神,唯一的佛。
這顆明珠,就是摩尼寶珠。
這也是在外界看此時的陳亦的模樣。
摩尼寶珠能獨立出現於現世之中,代表著寶珠凝鍊,已經由虛化實,能具現於世。
陳亦心心念唸的摩尼寶珠,自然不可能僅僅只是讓他頂在腦袋上。
此刻他人所能見,如此種種,也只是外相。
如今陳亦自己所見,卻是真正的如同置身一片佛國神境之中。
其中之景,難以用語言描述,又儘可歸於四字:澄淨,華麗。
這方神境之中,四方無邊,頭上無天,腳下是如若黃金琉璃鋪就的大地,一望無際。
以黃金寶玉鋪就的大地,是何等難以想象的華美瑰麗?
除此之外,此境中再無他物,哪怕是一粒塵埃,澄澈、清淨得令人難以想象。
令人一觀,便是心曠神怡,好像看上一眼,就能洗去人心中的一切煩惱,能置身其中,必定是無憂。
而無憂,已是極樂。
這並非是什麼神通法力,無邊佛法,僅僅只是澄淨到極致的效果。
世人絕對無法想象,僅僅只是“乾淨”,就能有這般偉力,能讓人忘卻煩惱。
否則,恐怕這世間再無邋遢、齷齪之人。
也絕對無法想象,世間竟會有這等清淨之地,能讓人無憂。
事實上,世間確實沒有這等清淨之地。
這種淨土,只存於心中。
存在於陳亦的心中。
世間常有“佛國”之稱,陳亦此時才知並非虛妄。
佛經有言: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此佛國不在世間,不在世外,而在方寸一心間。
諸佛菩薩,心中皆有一片佛國淨土。
此佛國淨土乃度己、度人、度眾生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