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算明白了灰幕的操作。
不把這兩人心中仇恨化解掉,他恐怕別想完成任務。
這也算是從根子上,消彌了殺孽。
但想要做到這一點,不止是不容易,似乎是不大可能。
只不過,作為一個專門研究心理的……曾經的醫務工作者,他對於“仇恨”這東西的理解比常人更透徹。
仇恨,或者說復仇,其實說白了,也不過是人的一種情感心理。
人為什麼要尋仇?
那是人能預感到復仇會得到快感,在達成這個目的過程中,還會不斷地擁有期待、甚至收穫快感。
這種復仇心理,是人類難以抑制的原始慾望。
和食、色一樣,沒有辦法抹滅的。
除非你想當一個不完整的人……
復仇也並沒有錯,如果方向正確,甚至是一種有積極作用的選擇。
不過,和很多事情一樣,復仇的愉快總是短暫的。
它帶來的是一種看似上癮的迴圈,在復仇之後,復仇者的自我感受比剛開始復仇時的快感是一點點減少的,甚至達成復仇之後,會讓他們有不好的感覺。
這和某種“賢者時刻”還有那麼幾分相似。
這些東西要說清楚,陳亦恐怕可以寫個幾十頁的論文出來。
總而言之,也許有許多方法,比如所謂的慈悲佛法,就有化解仇恨的力量。
但陳亦自問沒那種修為。
對他來說,要消除復仇的慾望,只有讓復仇者得償所願,才是讓他們恢復正常的最好方式。
此時六指琴魔和金蛇郎君的反應,也沒有超出他的預料。
現在正是他們復仇之後的“賢者時刻”。
“阿彌陀佛。”
過了一會兒,陳亦才開口道:“兩位施主,人死不能復生,你們所謂的報仇,其實並非為了他人,而是為了你們自己,不過是為己求一心安罷了。”
“因緣果報,迴圈往復,他們造下惡業,以命相抵,換你們一個心安,也未嘗不可。”
“如今恩仇俱消,二位現在,心中可安?心中可悅?”
六指琴魔和金蛇郎君一陣默然。
片刻後,六指琴魔卻忽然抬頭,凌厲地眼神盯著陳亦,恨恨道:“和尚,誰讓你多管閒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