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母眼睛看不清,偏頭問道:“林兒做啥了?”
“他一隻手把石碾子舉起來了。”
“快放下,別傷著!”
趙林把石碾子放下,拍了拍手掌,“爹孃,這下你們信了吧?”
趙父連連點頭,“好,我兒這麼大的力氣,說不定真能找到活幹。”
趙母道:“快晌午了,要不趕明兒再去。”
趙林從掛架上取下葫蘆,裝滿水系在腰上,一邊說道:“我先去問問,早點談成,就早一天掙錢。”
趙母趕緊回屋,拿了幾張糠餅出來,“拿著,路上餓了吃!”
趙林眼眶一熱,把餅子揣進懷裡,轉身大步出門。
“伱知道路怎麼走嘛?”
“這孩子,路上小心。”
二老在身後叮囑,趙林揮手道:“爹孃,你們放心吧,在家安心等我。”
……
清河縣離三家村二十多里地,去年交糧的時候趙林跟兄長進過一次城。
他昨天晚上考慮過,雖然鎮上也能掙錢,但是要深入地瞭解這個世界,還是應該在人多繁華的縣城。
一路疾行,趕在未時時分,也就是下午一點鐘左右來到縣城東碼頭。
清河縣依山傍水,地理條件優渥,在應州也是數得著的大縣,加上週邊村鎮,戶口超過二十萬。
冬季小河結冰,大河卻是暢通。
碼頭停泊著許多的漁船、客船、商船,人流上下往來,熙熙攘攘,十分熱鬧。
一些身強力壯,忙碌著搬運貨物的漢子吸引了趙林的注意。
這些人清一色的穿著白坎肩,腰扎黑帶,身披一條汗巾,顯然是有統一組織。
趙林觀察一陣,確定這些人就是自己想找的碼頭工人,在這個年代叫力夫。
“大哥,你們這兒管事的人是誰?”
趙林拉住一個面相憨厚的力夫詢問道。
力夫愣了一下,也沒問原因,向河堤方向看過去,“這片碼頭歸榜爺管,穿綢袍的那個就是。”
趙林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只見岸邊擺著一把寬交椅,上坐一個紫臉大漢。
大漢蹺著二郎腿,手裡端一盞茶碗,慢慢啜飲著,身後立著兩名隨從,一副很有派頭的樣子。
趙林道了聲謝,徑直走到大漢身前,叉手行禮,“榜爺,我想在這做工,您看行嗎?”
榜爺都沒正眼瞧他,鼻孔裡哼了一聲,“我手下都是精壯漢子,你這身板可不行。”
立在他身後的隨從出言附和:“我們這兒都是出死力氣的活,你幹不了,回去吧。”
趙林現在身高大約一米七,在這個時代不算矮,但是因為營養不足,身體比較單薄。
“我有力氣。”趙林沉聲道。
榜爺揮了揮手,不耐煩道:“小孩子胡吹大氣,去去去,別在這鬧騰。”
趙林知道光憑嘴說沒用,四下掃視,看見旁邊一個力夫推著獨輪車經過,裡面裝的滿滿一車煤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