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華縣與六安縣遙遙相對。
隔著一條江,一面是一混亂的六安壽春鎮,一面是安華的落嶺鎮。
兩鎮之間的江面上,如今用船架著一座簡易的浮橋,源源不斷的百姓透過這裡從六安這邊逃往安華縣。
負責維持秩序的居然是羅旺達,喬雲清身邊的護衛。
順子看到熟人,狠狠的鬆了一口氣,終於到了!
羅旺達奉命在此接應大家。
本以為過了河來,會有南梁的官兵阻止他們, 哪知道他們在這待了好幾天,一個官兵的人影都沒看見, 反而是逃難的人接了一批又一批。
他一邊防範,一邊派人前往六安縣城打聽訊息。
好傢伙,偌大的縣城,死寂一片。
他們在城外不遠處遇到了順子等人, 兩方人馬就這麼湊合在一起觀看了一場焚屍滅跡的人間慘劇!
順子暗暗慶幸,他離開的時候就遣散了鋪子裡的夥計, 撤離人員,不然也逃不過被屠戮的下場!
王家前去打聽訊息的人,回來後把所見的事告訴了王博老爺子之後,當晚老爺子就病倒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沒見到的時候心裡是總是存在這麼一絲幻想, 萬一,他們是騙自己的呢, 萬一自己的族人還活著呢?
如今親眼所見這樣的人間慘劇。我叫人心中最好的一點羈絆也徹底沒了。
老爺子強撐的身體,徹底繃不住了!
一直堅持到安華縣城, 病情還是時好時壞, 莫大夫親自檢視, 得出了一個結果。
精神氣沒了,這心病還得心藥醫。
能給老爺子在找個精神支柱,這病自然就好了!
順子無法, 只能求助吳縣令。都是當官的。應該比他這個門外漢更瞭解這些所謂清流的心理吧。
吳縣令斜著眼睛看他,老夫整日忙的跟陀螺似得,回去了倒頭就能睡著,哪有時間矯情?
理解,理解個屁, 他立志做的個能臣, 和那些天天打嘴炮,不幹一點實事的所謂“清流”能是一回事嗎?
文人相輕,在吳縣令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他真是打心眼裡看不起南梁的那幫子文官,就算有那麼一兩個真有風骨的,也是鳳毛麟角!
要他說就是閒得慌, 若是天天一睜眼就有一大堆的事情等著你去辦,累的胳膊打顫,手抖的筷子都拿不住的時候,看你還有這個傷春悲秋的心思不?
可抱怨歸抱怨,順子拜託的事他還真不能不幹!
從順子的態度就可以看出,老夫人對這一家子是真的看重,那麼多人就這一家是護衛一路護送回來的,或許是有些真才實學!
再說安華新縣城設計也好,茶山建設也好, 確實需要這樣懂水利土木建設的工部人才。
專業的事就得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他擅長的是治理百姓, 可蓋房子,修城牆還是工部的人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