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要出門了,她們又可以出去撒歡了,不,是考察事業了 。
三娘子聽到下人的稟報,立馬吩咐貼身的嬤嬤和丫鬟趕緊收拾東西。不大的小臉上滿是焦急,嘴裡卻有條不紊的吩咐著。
“速度快點,出門在外只拿必要的東西,首飾啥的就不要帶了,收拾幾件騎馬裝和耐磨的棉麻衣服。這些綾羅綢緞一件都別帶了。”
嬤嬤卻開口勸道:“三娘子,這事是不是要問一問大人和夫人的意見,萬一他們不同意你去呢?”
三娘子頭也不抬的回道:“問是肯定要問的,祖母同意就行。
我娘現在一門心思都在三弟身上,我不在了,她反而省心。我爹每天有處理不完的政事,就算他惦記著我這個女兒,又能分出多少時間在我身上。
我還不如跟著祖母,和大姐姐,二姐姐一樣,趁著年輕出門多看看,長長見識,總比天天關在這方寸之間,過著一眼望到頭的日子強。”
嬤嬤沒想到,這麼小的孩子心思如此通透。
居然把家裡的場面看的清清楚楚。這麼聰明的孩子咋就走不進二夫人的心呢?
還好,這個家是老夫人做主,不然她的小主子得受多少委屈呢?
嬤嬤收回心思,笑著說道:“那姑娘可得把老奴也帶上!大姑娘和二姑娘身邊的嬤嬤每次跟老奴提起跟著主子出門, 吃了啥,見到啥新鮮的玩意,老奴每每聽了,都羨慕不已。”
三娘子抿嘴一笑,打趣她道:“嬤嬤捨得離開家裡的奶哥哥和姐姐了?”
嬤嬤把胸脯一拍:“有啥離不得的,一輩子為他們做牛做馬,老奴也想隨主子出門見見世面。
要不然,老奴這麼一把年紀了,還拼了命的去學拳腳功夫豈不是白費心思了。”
她們能混到小主子身邊貼身伺候, 那也是過五關斬六將,從一眾應聘者中拼殺出來的,然後還要在府裡日日接受各種各樣的培訓才能一步步走到這個位置。
他們喬府裡面的奴僕,可不是別的府上奴僕可以比擬的,就說三娘子身邊的幾個大丫鬟,那一個個手上的老繭都多厚,除了必須忠心之外,識字,算數,會拳腳都是基本的要求。
如今聽到老夫人又要出門遊歷了,整個府上跟過節似的熱鬧。這麼大的動靜自然是瞞不過隔壁府邸。
石嬤嬤聽了門房的回話, 說不羨慕那是假的。
自從跟了二夫人之後,她再也沒有離開過主子。整日都在這後宅裡消磨時間。
可她也知道自己羨慕不過來,畢竟歲數在那兒擺著,早年逃荒留下的病症依然折磨著自己,老夫人把她留在二夫人身邊也是為她的身體著想。
張氏正在琢磨要用什麼樣的藉口把喬雲清哄回來, 就聽見石嬤嬤說自家婆婆要離開了。
她騰的一下子站起來,拔腿就往外走:“夫君還不知道吧,我去跟他商量一下!”
石嬤嬤趕緊把人攔下,勸道:“哎呦,我的夫人,你就這麼急匆匆的往府衙跑去,不知道的還以為發生了啥事?不過是讓門房派人給那邊遞個訊息,哪裡用得著你親自過去?”
“那......夫君會回來嗎?"
"自是會的,涉及到老夫人的事,大人豈敢輕慢,你就安心的等著就是,要不你先過去看看?”
張氏一下子慫了。坐回椅子上,低眉不語。
石嬤嬤見她這樣,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夫人是不是忘了三娘子還在老夫人那邊,作為親孃這個時候好歹也該過去問問情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