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寒食日,京城眾人紛紛出動,祭掃先人,喬家男女老少齊聚一堂前往護國寺的地藏殿裡上香。
喬家女眷看著牌位上陌生的名字,心中納罕!
不知道大夫人為何堅持要在這麼重要的一天前來這裡上香?
今天要去的不是老湖鎮的祠堂祭拜已逝的老夫人麼,怎麼先祭拜這裡的牌位?眷
回城的路上,徐氏跟坐在車裡的女解釋起來!
“那牌位上供奉是老夫人的父親和早逝的姐姐,婆婆的孃家子嗣斷絕,婆婆進京以後就讓人再次供奉親人的牌位。
每年的今兒,婆婆都會親自過來上香,多年不曾斷過!
老夫人臨終前交代過,日後不管我們誰在京城,逢年過節的都去上一炷香,也算是替她儘儘孝心。”
徐氏說這話的時候, 神情有些恍惚。
那位女子真的只是婆婆的姐姐麼,婆婆不是老太爺的獨女麼?
她可從來沒有夫君提起過婆婆有什麼兄弟姐妹,也沒聽說婆婆有啥大伯小叔之類的親戚?
可為何牌位上寫著喬氏二字?
婆婆為何臨終前特意交代夫君兄弟幾個每年都要親自己前去祭拜?
這可比對待自己的身後事還要慎重幾分!
徐氏不由的想起在搬離小遙村的半個月前,婆婆從縣城回來昏迷之後,再醒來就性情大變,行事雷厲風行!
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麼關聯?
徐氏不敢放任自己胡思亂想下去,甚至不願意去探究那個匪夷所思的真相......
當晚,喬雲信兩口子,居然做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夢。
在夢裡,他們好似身臨其境。
他們的阿孃沒有那麼大的力氣,沒有沒有上山打獵,更沒有救下徐世子,從而獲得上千兩的銀子的報酬,改善他家的環境。
也沒有在上京的路上救下逍遙侯府的恆溫和范家族人。
他們更沒有現實這麼幸運,能坐著馬車,躲過雪災,吃飽穿暖的來到老湖鎮!
他們憑藉著一雙腳丫子,帶著孩子,隨著難民潮直接來到了京城!
這一路上生生折損了三娘子和四郎,五郎幾個孩子,就連自家的四個孩子,能走到京城時也只剩下最後一口氣了!
再後來.....
再後來,阿孃拿出信物送夫君三兄弟各自回去了本族。
可惜這一廂情願,毫無準備的做法,讓夫君兄弟幾人,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各個落得家破人亡,淒涼收場。
他的夫君戰死沙場,連個全屍都沒留下。
她帶著孩子在逍遙侯府的後宅苦苦掙扎,沒多久也成了當權者爭名奪利的犧牲品。
喬雲清兩口子剛回本家不足一個月,三郎就和逍遙侯世子在一場宴會中被惡犬咬死。
兩口子膝下子嗣斷絕,不足六年就成了本家那個庶長子的替罪羊,死在流放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