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六年八月二十日早晨,喬府敞開大門,掛上了白幡!
府外的乞兒和閒幫紛紛被哭聲驚擾。
探頭一看,喬府的僕從穿著孝衣掛起了白燈籠。出去報喪的小廝,湧向四面八方!
眾人紛紛一驚,這是出啥事了?
有那大膽的上前去問門房,得了準信,喬老夫人駕鶴西去了!
那人聞言一怔,嘆了一口氣,退後幾步,整理一下自己的儀容,恭恭敬敬的在府門前磕了一個頭,起身飛快的往自個圈裡傳信!
他們這些生活在京城底層的百姓,誰沒受過喬老夫人的恩惠?
如今這麼好的一個人咋就說沒就沒了呢,好人就不能長命百歲麼?
可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喬府居然又傳出訊息,老夫人的喪事簡辦,屍身都不入土為安,三日之內要在護國寺實行火化儀式!
聽說久不露面的護國寺高僧,如今就在喬府裡面準備相關事宜!
這......這簡直是平地炸起一道驚雷!
這麼匆忙的就將人送出門,還是挫骨揚灰,會不會有什麼貓膩?
喬家兒孫對老夫人喪事的做法一經傳出,不論是平日裡的政敵還是姻親,同僚,下屬,就連那些不相干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一時間,朝廷上呵斥喬家兄弟,不孝不悌,枉為人子的摺子如雪花般的湧現。
可隨著武帝,新皇和護國寺高僧紛紛出面證實這就是喬欣的本意。
新皇更是當堂拿出喬欣上遞的摺子,傳給朝臣,喬家印刷坊更是用獨辦頭條的位置印出了喬欣臨終的遺言!
京城的百姓可以花兩文錢買一張檢視!
甚至連喬家在京城和外地的掌櫃的都收到了喬欣的書信,言明自己的本意!
這波暴起的民怨才被熄滅在萌芽裡!
百姓不得不接受喬欣壽終正寢的事實,無處壓抑的悲傷從心底湧起,沒有了喬欣支撐的喬家還是那個仁善喬家麼?
一時間前來送別的百姓如同過江之鯽。
京郊,護國寺。
今天並不是護國寺舉行什麼活動的日子,可山上下不知來了多少人,摩肩接踵,車水馬龍。
這是那些得到訊息的百姓們,趕來見喬欣最後一面。
有官員乘轎,書生結隊出行,武將騎著戰馬,百姓坐著牛車拖家帶口.......
他們換上過節才捨得穿的體面衣裳,穿街走巷來到此地,哭別喬欣!
這一幕,引人垂淚,也讓人欣慰!
喬欣生前所做的善事,值得死後獲得如此殊榮!
護國寺後院的空地上,僧侶們盤坐在此,閉目誦經。
喬雲信等人圍著高臺跪拜,注視著上面放著喬欣即將火化的屍身。
那人依然眉目安詳,彷彿下一刻就能睜開眼睛,笑對眾人!
過去的點點滴滴如走馬燈般湧上心頭,喬雲信在心裡聲聲呼喊。
阿孃!
當大火燃起的那一刻,他覺得自己的靈魂空落落的。
從此後,再也沒有人站在自己的前面為他們遮風擋雨。
關心他們累不累,冷不冷!
阿孃走了,他成了孤兒,從此直面生死,獨自抗下這世間的血雨腥風!
喬雲信下意識的去問主持:“大師,我娘他一輩子積善行德,再入輪迴會平安富貴一生吧?”
主持目露慈悲:“喬施主福澤深厚,會有善報!”
喬雲信一掃眉目間的陰霾,露出笑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