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太爺吃飽喝足了過來頂替其它的人時, 見喬欣翻了大半天書,一句話都不說。
不由的心中打鼓,莫不是自己村第一次接手這麼大的單子就搞砸了吧?
他上前主動問起來,“如何,可有什麼問題嗎,東家?”
“老叔別擔心,暫時沒有發現什麼問題。但是我們還需要再詳細的做最後的校對。
這幾天就麻煩梁院長和各位先生了。 教書育人的書籍來不得半點疏忽。
凡是有一點不合適的,還請先生單獨挑選出來,咱單獨進行更正。”
梁盛明 拱手笑道:“老夫人放心,這是應當的 。開學之前,老夫定會帶領大夥定會把此事辦妥。
只是這些書有很多都是孤本, 老夫人確定就要這樣放在藏書閣裡任由學子借閱?”
“那是自然, 日後叢書閣裡面的書不僅可以借閱, 還可以自行謄抄。
只要遵循叢書閣的規定,上至達官貴人,下到凡夫俗子,都可以借書一閱。
過幾日,李鎮亭會給老湖鎮本地的人辦理借書證。
這第一批的讀者, 除了書院的書生之外,還有我們喬家的所有員工和老湖鎮的村民。
叢書閣之所以沒建在書院裡面,就是不想把它拘束在一方天地。 而是讓它面對更多的人。”
有的先生皺眉:“那為何把它建在鬧市裡, 這麼嘈雜的環境如何能安心讀書?”
讀書本就是風雅之事,豈容外界干擾?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可不是我喬家辦書院的初衷!
更不是我建立叢書閣的目的。
別人想問喬家的目的是什麼, 卻被九太爺搶先一步打斷。
“老夫人 ,咱雷窩村的人,是不是......是不是.....?”
喬欣明白那未盡的話音,點點頭,笑道:“雷窩村,王家村 ,還有云溪鎮莊子上的村民,以及土家窯的人都算, 這是作為幫喬家員工的福利。
日後你們村的後生哪怕是過來個三五天,都可以憑藉身份,置辦一個臨時借閱證。”
九太爺激動的差點暈厥過去了, 雷村長和同村的後生也是呆住了。
等看到喬家主僕扶住了九太爺,連忙將人接過來。
暗地裡使勁的掐著九太爺胳膊上的軟肉。
對不起了太爺, 東家和你談話了, 正講到興頭處, 你老可不能就這麼暈了。
那後面有些事豈不是沒法子再談下去了?
有人覺得喬家仁義,自然也有人覺得喬家這麼做不符合規矩。
可作為先生,日後要在青陽書院生存下去, 自然不好明面上去得罪喬家 。
可私底下仍舊不免對梁盛明抱怨起來。
顯然這麼想的人 ,不是一位兩位了。
梁盛明乾脆也學老湖鎮的做事方式,把先生聚集在一起,提前開一個交流會。
他也好聽聽大夥內心真正的想法,理念不同的還是先勸退吧!
自己勸退總比日後喬老夫人發現了,再進行辭退 ,可要體面的多了。
先開口的是楊波, 他算是梁盛明的同門師弟。
“師兄這麼急忙的把大家召集過來所為何事, 大夥都忙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