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重新審視著手上的信紙,顏色微微發黃,紙張普通,也不知道是從哪兒摸來的練習紙。除了開頭那句尊敬的陛下還可以看出那麼一絲尊敬之外。
剩下的話語,直接開門見山的道出喬欣要跟他說的事情, 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喬欣先是跟領導報到工作似的,列出了 一,二,三,四,五條問題,邏輯清晰,語言明瞭。
武帝覺得,這封信比他平時所見的,任何一份奏摺都要看的舒服。
喬欣在信裡先是表達了對頂頭上司的友好慰問和關切,接著就是對目前自家種植水稻的這一異常行為的剖析。
威州府的氣候和地形說白了類似喬欣老家那兒。
南不南,北不北的地區,可種冬小麥子,可種夏水稻。可種五穀亦可栽棉花。一有山有水有土地,在系統的咔咔一頓分析之下,妥妥的風水寶地。
只是如今居住在此地的原住民十不存一,都是從各地逃難而來,北方地區尤其多,百姓依舊遵行原來的生活習慣。
試探性的種植了一季冬小麥,獲得豐收後, 就再也不敢輕易的嘗試其它的作物了。
哪像喬欣 ,家裡既有存糧,又有逆天的農業系統在手。能擔風險,又是胸有成竹,自然是什麼划算種什麼,在未出任何成果之前 ,引人非議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喬欣在信裡全面的分析了威州府的優勢和劣勢,告訴武帝只要肥力跟得上 ,這裡的土地可以試試二季生產,全年無休,
這是為何當初,她在要賞賜的時候, 只祈求官府允許喬家在全威州府修建免費的公廁。
不就是為了為土地收集肥料嗎?
喬欣還言,她願意拿喬家的土地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來證實自己所言皆真,並無半點媚上誇大之意。
在信的末尾,喬欣試探性的問了一句:“陛下 ,威州府的河流聯通京城,直接縮短了三分之二的距離,並直下東海,是否可以考慮開通水運,臣婦希望自家的疏果能在第一時間請陛下品鑑!
武帝當即找來了工部侍郎和司農監,問起威州府的水文和前朝時期相關的農業資訊。
得到的答覆全在喬欣的這封心裡寫著,八九不離十,甚至有些資訊朝廷沒有相關記載的, 喬欣居然也知道。
一個才來威州府半年的婦人,怎麼會知道這些訊息呢?武帝手指敲著桌面,在安靜的大殿裡,顯得格外突兀。
“喬愛卿!”突兀的聲音在喬雲清的頭頂炸開!
“令慈對威州府的水文比真的司農監知知甚多!”
喬雲清不慌不忙,答道:“陛下,家母是閒不住的人,又是好問好學之人,上至耄耋老者,下至三歲幼童,凡是不解之處,無不多方打聽學習。家母曾言,活到老學到老,臣深以為然!”
“朕若派人打通兩地水道,你以為如何?”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工部各位大人的建議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