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晦暝。
群星暗淡,微微顫抖著,渺小如蠅蟲,巨大的、尚未癒合的傷痕依舊橫貫在銀河之上,那由隕落亡者擲出的摩羅斯之矛,亮色如濃墨,在每個直視星空的生靈上印下那終生難忘的畫面。
被創擊的神明正咆哮著,外側者——一個真正、尚且完滿的神明正在躍遷,空間宛如它面前的石子,抬腳便可輕鬆越過。
銀河正目睹著一切。
這片生長出亞空間的土壤具有著魔力,足以孕育出輝煌的文明、至極的智慧——以及真正的神明。
或許是在反抗整個宇宙的命運,自奇點爆炸後,熵增已是板上釘釘的必然,宏大宇宙必將在無序混亂間化作虛無,屆時一切都將融合,混亂,毫無規則,毫無分界。
唯於熱寂永恆。
或許銀河也有意志——似乎不該稱之為意識——而是某種對抗整體環境的逆流而上——又或許概念與規則亦在某個角度具有著自己的選擇。
宇宙一角,本星系群仙女座星系間,一個小小的銀河正在以自己的土壤孕育著對抗命運的武器——
神明。
神明、deities、deus、δαμων、,不同的文明賜予其不同的稱謂,所指向之存在亦有差別,但那形象的大體輪廓卻是確定的。
強大的、無法抗衡的、人力所不及的。
但這不過是螻蟻對神明的定義。
銀河有著它自己的選擇。
神明,不論是混沌,亦是星神——銀河對此的概念與定義極其嚴謹,從不模糊——
概念與權柄統一的集合體。
這便是銀河間“神明”的全部概括與描述,某種將自然與銀河力量匯總起的個體,具有一定自我意志。
或許混沌的誕生亦是某種銀河的默許,將無序亞空間進行分割與歸類——而星神則是銀河更加主動的嘗試。
將權柄賜予意志。
將意志施於權柄。
不同的、相近的、互相融洽的概念與規則開始自動融合,於那些與它們相性良好的意志之上,又或許乾脆從這些權柄間萌芽了意志。
但歸途依舊統一。
意志具有反抗的能力——意志本身就是反抗的存在——意志就是抗衡、抗爭的最好寫照,沒有規則會反抗它們的底層邏輯,但生命與意志本身卻可以否決自己存在的基本意志,並進一步進化。
風吹走紙張,卻無法吹走蝴蝶,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服從,在於用自己的能力強行更改規則,宇宙是個該死的正在緩緩融合為一體的各色豆子粥,而意志則有能力將那些不一樣的豆子挑出來,重新安放分類。
或許就像是自它之上誕生的意志與文明那般,銀河拒絕熵增,拒絕熱寂。
它需要意志——一個融合了一側世界權柄的意志——只有這樣,才能反抗熵增——但直接的權柄融合卻只會帶來無序的混亂,必須要有一個真正的贏家在統一這些權柄的時候將它們分門別類,忍受不同概念與權柄的衝突,阻止它們之間的完全融合。
這便是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