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清理得差不多,指揮官才下達發起兩棲作戰命令,81式水陸兩用坦克從兩棲登陸艦下水,向著島嶼發起進攻,進行搶灘作戰。
與此同時,飛機向島上投放機器人。
讓機器人充當著傘兵的作用,撕裂守軍內部。
總導演部,劉韜看著演練情況不斷傳來,對於這種領域的軍事演練,劉韜還是很支援的。
雖然以後爆發登陸戰的可能性其實並不大,但是凡事都要做好準備,有備無患。
軍隊只有隨時做好打仗準備,才能止戰!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平常不強化實戰演練,那麼真的到了要用的時候,根本就不堪一用。
此次兩棲作戰演練,被列入絕密,士兵不能手機拍照,有專門的軍中攝製團隊拍攝,影像資料都會被列入絕密,只會內部進行研討,不會公開。
畢竟這涉及到軍隊的軍事機密。
現代登陸作戰很難,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作戰目標島嶼有可能缺少可供大型船艦登陸的港口,少數幾個深水港可能會在戰時進行戰略性破壞和封鎖,以阻止對方順利登陸。
比如這一座島嶼,就是這種情況,淺灘不適合大型軍艦停靠,這意味著大型軍艦將停泊在距離海灘較遠位置。這種情況下,用小型船舶輸送兵力登陸作戰,那麼這些登陸部隊有可能會被大批次殲滅在海灘上。
畢竟小型登陸艦艇在離開大型艦艇庇護後,將直接暴露在密集的炮火攻勢下。
如今情況,與當年‘諾曼底登陸’截然不同,對於守軍而言,火力增強,偵查手段也提升,會增加攻擊方進行登陸戰的難度。
但是同樣的,攻擊方的軍事裝備也遠遠領先於當年‘諾曼底登陸’。可以透過艦載機獲取制空權,先透過空中打擊,摧毀重要的軍事目標,透過無人機與機器人,先擾亂對方,分散對方兵力。
畢竟當年‘諾曼底登陸’,飛機可沒有現在這麼先進,導彈也遠沒有如今先進,更是沒有無人機以及機器人!
現代戰爭,如果攻擊方不顧平民的傷亡的話,那戰爭是非常殘酷的,面對著空中優勢打擊,甚至可以透過導彈、飛機轟炸,硬生生摧毀一支軍隊。
巷戰之所以殘酷,便是因為有大量的建築物,容易隱蔽單兵。
但是美軍在阿富汗戰場和伊拉克戰場的時候,那可是一棟建築物一棟建築物炸燬,根本不進行巷戰,等都將城市摧毀夷為平地,自然也就沒有所謂的巷戰了。
而現在對於演練部隊,進行兩棲作戰方,可以利用各種先進武器。
當然,這是建立在對方實力比較弱的,如果雙方軍事力量差不多,那麼想要以如今的模式開啟登陸戰可就沒有那麼容易。
等到天即將要黑下來的時候,海軍陸戰隊已經徹底掌控全島,宣告著這次登陸演練戰的勝利。
晚上的時候,則是開總結大會。
這也是一種優良傳統,透過不斷總結從而使得自己指揮水平的提升,這也是實戰演練的意義所在。
劉韜也參加總結大會,聽得津津有味的,哪怕很多他其實聽不懂,但是並不妨礙著他親自感受戰場的氣息。
看著這些指戰員的精神面貌,如同嗷嗷叫的狼,劉韜心中就放心了。
這要是真的爆發戰爭,那麼軍隊絕對不會怯戰,只會積極求戰。
不過也是,承平已久,少有打仗的,想要立軍功可不是很容易,和平時期要立軍功是很難的。但是戰爭時期就不一樣,立軍功就容易得多。
對於軍人而言,軍功章便是軍人的勳章,沒有哪個軍人不渴望軍功章的。
大會最後,邀請劉韜發言時,劉韜就強調三點,首先是黨指揮槍的原則不能變,這是鐵則;其次是作戰要勇敢,敢戰才能止戰,要隨時做好戰鬥準備;最後便是強調要勇於接受新裝備,勇於使用新裝備,探索著新裝備的使用,發揮新裝備的戰鬥力,從而成為軍隊戰力的倍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