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一次,無論如何都要攻打伊拉克,佔領伊拉克,然後透過伊拉克作為跳板控制中東各國,從而實現控制住中東這個世界能源中心。
世界能源不是美國人說的算,這種事讓美國實在太難受了!
沒有掌握世界能源中心,美國在世界上說話都不是那麼好使。
進入2月份,全世界的目光情不自禁地聚焦中東,確切地說聚焦伊拉克。
美國不斷地調兵遣將,將軍隊調往土耳其、地中海、阿拉伯海。
戰爭的陰雲籠罩著中東,在這種情況下,戰爭還沒有開始打,國際原油價格便突破40美元/桶。
當然對於美國,大家也不僅僅聚焦於美國即將對伊拉克發動戰爭,同樣也聚焦於美國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失事。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返回大氣層時解體,導致七名航天員全部喪生,成為太空梭失事的重大事件之一。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1981年4月12日首次發射,是美國第一架正式服役太空梭,‘哥倫比亞’號機艙長18米,能裝運36噸重的貨物,外形像一架大型三角翼飛機,整個組合裝置重約2000噸,在滑行中它還能向兩側方向作2000公里的機動飛行,以選擇合適的著陸場地。
這一次,正是‘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執行第28次航天任務,遠遠小於其設計可重複使用100次。
而‘哥倫比亞’當年的造價是12億美元!
平均下來,加上維護費用和使用費用,‘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平均單次使用費用高達6億美元。
如此高的使用費用,遠遠超過了計劃單次6000萬美元的費用,令美國苦不堪言。
此次‘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使得世界航天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這時候,劉韜來到了航天中心。
自從決策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發展戰略。華夏人的目光再次聚焦魂牽夢繞的太空,中心科研人員久久凝盼的載人航天事業也迎來了新的曙光。
盤山集團出資50億人民幣,重建了華夏航天中心,使得整個華夏航天中心煥然一新。
這些年來,雖然華夏還沒有實現載人航天,但是並不意味著什麼都沒有做。
在華夏航天中心,形成了完整的航天員選拔訓練體系,建造了航天飛行模擬器,模擬失重水槽,艙外航天服試驗艙等十幾個大型地面訓練試驗設施,選拔培養了21個優秀航天員,建立起空間站組合體模擬器。
建立了具有華夏特色的航天員健康保障機制,走出了走西醫結合的航天員健康保障之路。
突破和掌握了航天飛行器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關鍵技術,實現了航天員從短期飛行到中長期飛行的生命安全保障。
這些年,華夏已經自主研製了七款艙內航天服和六款艙外航天服,現在航天服方面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除此之外,還研製了六大類上百種航天食品,豐富航天員的‘太空伙食’。
可以說,現在華夏進行載人航天,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