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拉克得到訊息,氣得將正在喝水的杯子摔得粉碎。
美軍已經幫助澳軍平叛,在這個過程美軍可不是沒有傷亡。
不過好在,這部份的軍費和撫卹金,是由澳大利亞政府支付的。
在得知澳海軍出動三分之二的力量,要去阻止蘭芳海軍,貝拉克就致電澳總理,要求澳海軍立馬返航,避免與蘭芳發生軍事衝突。
可沒有想到,澳總理口頭答應得好好地,這才多久,貝拉克就得到訊息,雙方交火了。
一天都不到,貝拉克就收到訊息,澳海軍三分之二的力量,都被摧毀了。
聖誕島不僅會被攻佔,科科斯群島、卡捷島等等島嶼都會不保。
這些島嶼都沒有什麼人,平常的時候也不重要。
但是一旦被蘭芳所佔,修成軍事基地,那麼這些島就非常重要,是可以直接軍事威脅到澳洲大陸。
澳海軍喪失三分之二的力量,那意味著整個區域海軍的失衡,局勢的糜爛。
但是失去澳洲,也是美國所無法接受的。
因為這是美國控制前往南美洲航線的重要戰略支點,只要澳洲在手,那麼美國在南美洲就有足夠的戰略優勢。
而且有了澳洲大陸,美國的戰略核潛艇可以隨意進入東太平洋,或者隨意進入南印度洋!
貝拉克很是氣憤,就算是一頭豬指揮這麼一支軍艦,也不至於一天不到就被消滅。
又菜又愛玩,說的就是澳大利亞。
可是這些年,澳大利亞是美國的堅定支持者,是美國堅定的盟友。
美國這時候不得不站出來,給澳大利亞擦屁股。
而海戰的訊息傳出,全世界都譁然了。
在南半球,很少很少發生這麼大規模海戰。
上一次這麼大規模海戰的,還是馬島戰爭,那時候英國組建了遠征軍,與阿根廷圍繞著馬島展開了一場戰爭。
這麼多年過去,從未有如此規模的海戰。
而且蘭芳殲滅了三分之二的澳海軍力量,重創了澳海軍。
面對著澳大利亞的宣戰,蘭芳也毫不猶豫地進行宣戰。
航母編隊消滅了三分之二的澳海軍,很快就拿下聖誕島。
隨後蘭芳海軍出動海軍軍艦,以及武裝船,掃滅其他島嶼,將這些島嶼佔為己有。
面對著美國的施壓、警告,蘭芳根本不為所動。
天塌下來,自然有高個子頂著。
正所謂兵對兵,將對將,蘭芳只需要對付好澳大利亞即可。
沒有奧海軍,那些島嶼毫無抵抗之力,而奧海軍剩下力量,龜縮在軍港,不敢與蘭芳海軍交戰。
蘭芳海軍也沒有貿然去進攻澳海軍港口,畢竟澳還有空軍協助著。
蘭芳與澳大利亞的衝突摩擦,吸引全球目光沒幾天,就沒有人關注了。
畢竟雙方雖然體量都不小,但是雙方都處於地緣政治的邊緣,平常的存在感本來就不強。
再加上上頭有意識控制,降火,雙方也沒有被稱作是戰爭,而是衝突、摩擦。
看著華夏的專題報道,美國那邊也心領神會,迅速跟上,以衝突、摩擦給雙方關係進行定調。
劉韜得到訊息後,也沒有想到,澳海軍竟然敢開第一槍,都不知道應該說是澳海軍的無知,還是說白種人的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