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75章 兩地風雲 (2 / 3)

這一晚上,註定是不眠之夜。

越來越多的訊息傳來,劉韜也瞭解的越來越多。

他有些驚詫的是,美國人竟然會這麼快的調動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美軍,要親自下場幫助澳軍。

要知道,這些軍閥勢力,可都是美國人給錢給武器武裝起來的,都是美國人自己扶持起來。

而且這些軍閥勢力人多勢眾,美國人竟然要直接動武。

至於巴拉特那裡,短短几個小時,南印就做出了反應,主動在邊境開火。

唇亡齒寒的道理,很顯然南印也知道。

甚至於,南印、東印都派出使團前往巴基斯坦、卡利斯坦、尼泊爾,甚至連孟加拉都被排出使團。

到了現在,還沒有證據表明,這場戰爭的背後是美國人在煽風點火。

反而是巴拉特緊急向俄羅斯訂購了一批武器彈藥。

等到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的時候,CCTV4、香江衛視等都開啟了澳洲風雲、南亞風雲等系列專題,邀請著專家作為嘉賓,讓觀眾們可以更好的瞭解這兩場戰爭。

偵察衛星,從太空偵察到,各方的大規模軍隊調動。

現在戰爭,很難再出現突兀性,這裡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太空中的偵察衛星以及各國的情報系統,想要大規模兵力調動,又要掩人耳目,實在是太難了。

現代化戰爭,是高科技戰爭,這是一點都沒錯。

各國紛紛組建軍事觀察團,前往戰場,就近了解戰爭。

貝拉克召開新聞釋出會,態度呈現明顯的變化,對於澳洲爆發的戰爭,貝拉克譴責挑起戰爭的,認為這是對人權的踐踏,是對澳大利亞主權的踐踏,態度非常強硬,並且表示,美國駐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美軍將會幫助澳軍平叛,讓澳大利亞恢復和平,並且警告了日本人。

而對於南亞爆發的戰爭,貝拉克絲毫沒有譴責巴拉特,沒有譴責巴拉特對東印發動戰爭是對東印主權的踐踏,而是呼籲雙方有什麼矛盾應該透過政治談判解決,而不是戰爭,表示美國願意從中調停雙方戰爭,雙方可以在美國舉行和平談判會議。

這一天,實兌港,這裡已經成為一個大海港,每天都有海船抵達這裡卸貨,或者是裝貨物然後出口到全國各地。

此時一首海船,正在裝卸著武器彈藥。

這是昨晚東印、南印緊急購買,而今天就已然可以裝船。

碼頭上,有著僱傭兵在戒備著。

透過船運,不需要一天時間,便可以抵達東印、南印的碼頭進行裝卸。

戰爭的消耗,是極為恐怖的。

不管是對武器裝備彈藥,還是對於生活物資。

自古以來,戰爭的規律從來是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現代戰爭,既是高科技戰爭,但是也沒有改變,戰爭打的就是後勤。

現在全球的目光,都看向澳洲和南亞,畢竟這麼大的戰爭,想不讓人重視都難。

就在輪船鳴笛起航的時候,京城,一場高規格的會議正在舉行。

這場會議,卻是在討論澳洲風雲以及南亞風雲。

作為世界工廠,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但凡有個風吹草動的,都會影響到世界工廠。

畢竟現在的世界一個現實就是,華夏和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貿易往來。

比如澳大利亞就好了,華夏商品出口到澳大利亞,並且從澳大利亞進口礦石、羊毛、水產品、紅酒等等。

現在澳大利亞出現這麼大的事,貿易自然是受影響。

還有巴拉特,雙方同樣也有貿易往來。只不過因為巴拉特人的信譽不怎麼樣,想要進口商品,往往是要交更多的定軍,華夏這邊的商家才會發貨,而在獲到碼頭要卸貨前必須結清尾款。

沒辦法,實在是巴拉特的信譽太差了,大家都被坑怕了,只能採用這種辦法。

看看歐美、日本的公司在巴拉特投資,結果都被坑哭掉。

日本給巴拉特貸款,修建鐵路,結果被坑哭了。幫助規劃鐵路、幫助選線、做可行性分析、設計什麼都完成了,甚至給了印度大筆超低息貸款,還款時間更是長達50年,可是等到要開工徵地的時候,巴拉特人告訴日本人,這塊地不能徵得改線,哪塊地不能徵地又得改線。

甚至於剛剛建設的一小段鐵路,鐵軌等都被巴拉特人給偷走。

按照現在的進度,別說十年了,就是給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也建不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