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元旦沒過多久,華夏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熱度都還沒有過去,全世界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看向了澳大利亞!
在澳大利亞的日裔移民,和澳大利亞政府爆發了巨大沖突。
這些年,這一方面的矛盾,已經遮掩不住,隔三差五就爆發矛盾。
澳大利亞政府沒少罵日本人,大罵日本沒有安好心。
而日本政府對於澳大利亞政府的指責,那是全部都推得一乾二淨,畢竟那些人已經移民了,拿的是澳大利亞國籍,這是屬於澳大利亞的內政。
事實上現在澳大利亞,白人主要聚集在澳大利亞的東南部,也就是墨爾本、堪培拉、悉尼、紐卡斯爾、布里斯班這一帶。
西部、西南部、西北部等地區,則是主要是南洋難民,當年湧入澳大利亞的南洋難民高達4000萬,現在這一批人已經多達9000萬人。
北部、東北部和中部地區,則是高達600萬日本移民,而哪怕是東南部也有多達200萬日本移民。
這些日本移民,購買了澳大利亞大量的農場、礦場,採用的是機械化耕種,成立了一個個公司。然後一個個日本移民社群,還有日本移民學校,同時控制著澳大利亞大量的媒體,就是澳大利亞十大銀行也有四個銀行背後是日本人。
在澳大利亞的日本移民,高達800萬!
而這還是有登記的,沒有登記的又有多少,誰也不知道。
澳大利亞的警察配合著一個營的兵力,圍住一個日本社群,要進行檢查,結果遭遇到了重武器的攻擊,幾乎全軍覆沒。
這讓澳大利亞政府氣炸了!
雖然現在澳大利亞人口高達1.25億,但是白人還不到2500萬。
人口結構的改變,導致了澳大利亞的政治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南洋難民聚集的區域,澳大利亞政府甚至都管不著。日本移民聚集的區域,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澳大利亞乃是聯邦制國家,行政區劃由6個州和2個地區組成,各州設有州長,負責州內事務,澳大利亞政府由眾議院多數黨或黨派聯盟組成,結果現在在眾議院,白人已經不是大多數了!
原本澳大利亞各州不像美國的州那樣擁有警衛隊,但是每個州同樣有非常高的自主權。
可是後來隨著博弈,澳大利亞進行改變,各個州的州長、議員選舉是獨立的,不受聯邦政府管轄和干涉,各個州也有了可以組建國民警衛隊的資格,各個州國民警衛隊歸屬於州政府,不屬於聯邦政府管轄。聯邦政府管轄的,是澳軍!
不過短短几年時間,澳大利亞便已然發生了巨大變化。
而且這種變化還是不利於原本的白人群體。
此前澳大利亞政府對於佔多數的南洋難民其實並不在意,是提防著日本移民。可是過去一年,南洋難民也發生著很大變化。
也就是說,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現在真正能夠掌控的,只剩下東南沿海那一白人聚集地,其他地方已經脫離了掌控。
此次在日本人社群吃了大虧,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惱羞成怒,開始調兵遣將,要用武力解決。在新聞釋出會上,澳大利亞將那些日本社群的保安定義為叛亂份子,並且指責日本政府,同時表示不惜用武力解決的決心。
除此之外,澳大利亞聯邦政府聯絡上美國,跟美國人訴苦,並要求美國人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駐軍出兵,協助澳軍平叛。
澳大利亞強硬的態度,引來了日本政府的嚴厲警告,要求澳大利亞政府要切實保護好日本裔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嚴禁使用武力。
美國面對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的請求,不由得犯難了。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要掌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便可以隨時切斷南洋到南美洲的海上航線。
正是因為如此重要,美國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駐軍增加到了5萬,囊括了海軍基地、空軍基地和陸軍基地!
貝拉克要裁剪美軍,其中就有一部分海外駐軍要削減,但是卻從未想過削減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駐軍。
自從入住白宮後,貝拉克便大打意識形態方面的牌,強調與盟友的關係,與盟友構建強有力的關係,從而形成以多對少的優勢。
澳大利亞,毫無疑問是美國非常重要的關係。
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澳大利亞都是派出了不少兵力支援美國。
但是澳大利亞重要,日本同樣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