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68章大逆不道 (2 / 3)

因為這種大型造船廠,選址是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其中除了需要深水區域外,國防安全便是第一考慮因素。

畢竟大型造船廠,這可是重要的軍事設施,一旦發生戰爭,必然處於第一波攻擊目標!

而俄羅斯,已經沒有哪個區域適合建造這樣的大型造船廠了!

總不能將大型造船廠,建造在可能被隨時攻擊的位置吧!

至於其他區域,那都並非不凍港,每年結冰的時常可是很長,並不適合建造造船廠。

為何幾年前,俄羅斯就重啟核動力航母計劃,意圖重造“烏里揚羅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卻遲遲推動不下去?

最重要的不是缺乏資金,而是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

比如第一個困難,便是造船廠的選擇,找遍整個俄羅斯造船廠,就沒有一個造船廠能夠建造航母!

現在俄羅斯主要海軍造船廠,只要有紅星造船廠、波羅的海造船廠、海軍部造船廠、北方造船廠、北德文斯克造船廠。

紅星造船廠,位於海參崴,是蘇聯之後俄羅斯全力打造的一個大型的造船廠,這裡原本只是一個海軍的修船廠,負責俄太平洋艦隊的潛艇修理和改裝業務。後來俄羅斯斥巨資對其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希望能夠將其建成俄羅斯最大的現代化船廠,以便於能夠建造破冰型大型船舶,尤其是大型破冰型LNG船,以配套俄北極地區的油氣開發工程。到了現在,紅星造船廠自然也可以建造一些軍艦,而等到未來,紅星造船廠甚至可以建造大型驅逐艦!

理論上,以後紅星造船廠便是建造航母,也不是不可能!不過從國防安全形度來說,紅星造船廠不適合建造航母,因為一舉一動都在他人的眼皮底子下!

波羅的海造船廠,蘇聯時期代號189造船廠,成立於1856年,蘇聯時期的基洛夫號巡洋艦就是該船廠的作品。另外,該船廠也是俄/蘇建造的核動力破冰船、遠洋測量船、以及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都是該船廠的作品。這個造船廠也是目前俄羅斯唯一能建造最大排水量為10萬噸級商船的船廠,這個位於聖彼得堡的大型造船廠也是可以建造航母的,只不過想要建造航母必須得經歷很多現代化改造!

再者,波羅的海造船廠位於聖彼得堡,那裡建造航母,一舉一動可就都是在北約眼皮底子下,建造出來想要離開波羅的海都得看人臉色。

海軍部造船廠,蘇聯時期的代號為第194造船廠,該船廠成立於1704年,由彼得大帝下令建造,地址位於聖彼得堡市中心區域。該造船廠主要建造潛艇以及大型軍用輔助船隻,該船廠也是全球少有具有鈦合金潛艇艇身加工能力的造船廠之一。

北方造船廠,蘇聯時期代號190造船廠,也叫日丹諾夫造船廠,成立於1912年。俄羅斯的現代級驅逐艦、無畏級反潛驅逐艦都是該船廠的作品。北方造船廠目前並不具備建造大型航母的能力,想要擁有這個能力,必須對北方造船廠投入重資進行現代化改造。

可以說,當年蘇聯的工業佈局,在蘇聯時代一起不復返後,整個蘇聯工業體系也就七零八散,俄羅斯的工業已經不具備蘇聯工業的體系了。

俄羅斯擁有所有蘇聯時代的武器設計資料,但是並無法根據這些設計資料進行生產所有的武器,便是因為俄羅斯已經不具備蘇聯工業體系。

航母是這樣,圖160戰略轟炸機同樣也是如此!

當然,也有人提出,透過與烏克蘭進行談判,租下黑海造船廠,在黑海造船廠建造核動力航母。

只是這事面臨的阻力可是相當大。

有很多工作都不希望俄羅斯擁有核動力航母,這可不僅僅是歐美國家,烏克蘭同樣也是如此!

總之,俄羅斯自己要建造現代化航母,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錢是一方面,但是錢不代表所有問題!

相比起俄羅斯為航母大傷腦筋,法國同樣也召開了一次會議。

法國,是全世界唯三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便是法國擁有的唯一一艘核動力航母。,

法國對於自己一貫的‘武力自主’政策的堅持,從昂貴的戴高樂號航母就能得到印證。戴高樂號航母的艦上的裝備包括動力、武器、電子等絕大部分都是法國自制,也因此戴高樂號航母也被視為法國雄厚國防工業繳出的一張漂亮成績單,也被作為法國海軍象徵的門面。

只是隨著國力衰退,法國想維持國防工業能力都困難重重,而建造於維持成本都極為高昂的戴高樂號航母也稱為法國財政的一大負擔。從戴高樂號緩慢艱辛的建造、測試過程,就可發現除了工程上的難題之外,法國海軍堪稱是勒緊褲帶咬牙苦撐,才讓這艘昂貴的軍艦緩慢地逐步形成戰力。

而且表面上光鮮亮麗的戴高樂號航母在測試中狀況百出,這讓法國海軍處於‘華而不實’的刻板印象之中。

事實上,戴高樂號航母比外界所知曉的還要糟糕得多。

法國並沒有想要發展大型核動力航母,因為根據法國自身的需求,只需要中型核動力航母就夠用了。

而且以法國的綜合國力,也不足以支撐大型核動力航母。

一艘‘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就讓法國使出吃奶的力氣,還各種問題頻出,更不要說大型核動力航母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