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50章 潑潑涼水 (1 / 2)

此時,長白山鐳射防禦基地,正在進行緊張準備著。

為了回應貝拉克幾天前的不當言論,此次要在這裡舉行一次反衛星實驗。

也讓某些人腦子冷靜冷靜,而不是酒多喝幾杯,腦袋一熱,什麼話都敢說。

要在日本部署中程導彈和薩德系統?

自從美國主動結束與蘇聯簽署的《中導條約》,開始研製新的中程導彈。當然,當年因為美蘇簽署《中導條約》,美國現在部署以及最先進的中程彈道導彈,還是“潘興“Ⅱ導彈。

“潘興“Ⅱ導彈是美國第三代地對地戰術導彈,是一種中程的地對地固體彈道導彈,1974年開始研製,1985年裝備部隊,主要用於打擊原華沙條約國的指揮所和交通樞紐等硬目標。該導彈採用慣性制導和雷達地形匹配末制導兩套系統。

“潘興“Ⅱ導彈的戰鬥部為5000~50000級TNT當量的核彈頭,最大射程1800千米,最大飛行高度約300千米,最大速度達12倍音速,彈長10米,彈徑1米,發射質量7.26噸,發射準備時間為5分鐘。

美國打算部署在日本的,便是“潘興“Ⅱ導彈,想要做什麼自然不言而喻。

至於薩德系統,全稱叫‘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

‘薩德’系統是美國全球導彈防禦系統的一個子系統,該導彈系統由美國航空航天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承擔主要的研發和生產,是一種可車載機動部署的反導系統,具備在大氣層內外攔截來襲的短程、中程和遠端洲際彈道導彈的獨特能力。

一套‘薩德’系統通常由指揮中心、1部地面X波段雷達、6部8聯裝發射裝置和48枚攔截彈組成,其攔截高度介於大氣層內40千米以上至大氣層外150千米之內,射程可達200千米,可以擊中超音速8倍以上速度發射的彈道導彈。

“薩德”系統最大的亮點在於它的X波段雷達。“薩德”的核心裝備AN/TPY2雷達探測距離最遠可達2000公里,且解析度非常高,可以完成探測、搜尋、追蹤、目標識別等多功能任務。

當年美國人提出國家安全防禦體系打造,這‘薩德’系統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成果,也被美國人視為最強導彈防禦系統,一直引以為傲。

美國軍方經常對外進行大肆宣傳,表示目前‘薩德’已經進行了5次攔截試驗,取得了4次命中的優異成績,宣稱‘薩德’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導彈防禦系統之一。

現在美國人敢說要在日本部署‘薩德’系統,再過幾年是不是要在韓國部署中程彈道導彈和‘薩德’系統?

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當年為何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美國人就炸了,擺出一副不惜同歸於盡也要讓蘇聯從古巴撤走部署的導彈?

就是這個道理!

鐳射反衛星,自然也可以反彈道導彈。

在防禦導彈方面,華夏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

同樣的,在導彈突防能力上面,華夏導彈同樣也是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此時,要展現的防禦能力方面。

至於突防能力,這就要找機會,彼此再次切磋一下,高下立判。

反正這方面,雙方是有經驗的。

只要提前溝通好,切磋切磋就可以了。

大螢幕上,正在顯示著一顆衛星的執行軌跡,每時每刻的座標,清清楚楚的。

這是一顆80年代發射的衛星,早已喪失了功能。

以現在的科技水平,監測太空中的衛星是非常容易的,根本就沒有什麼秘密可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