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99章 鋒利的矛 (1 / 2)

在此之前,導彈的發展,主要朝的是多彈頭領域發展。

導彈與反導彈,就像矛與盾一樣,兩者在螺旋式上升提升技術。

隨著美國、蘇聯、華夏在防空導彈方面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在防空導彈上技術已經具備比較高的水平,可以攔截大部分導彈。

而如何突破防空導彈系統、加強突破能力,在這方面此前主要是朝著多彈頭方面去發展。

也就是一枚導彈,攜帶著多枚分彈頭!

這裡面各國能力各不相同。

當然多彈頭髮展只是一個方向,另外一個方向,便是高超音速武器。

說起高超音速武器,就不得不提起錢學森!

錢學森當年在美國的時候,提出了一種新型導彈導彈的設想,即‘助推滑翔’彈道。

這種彈道的特點是將彈道導彈和飛航導彈的軌跡融合在一起,使之既有彈道導彈的設突防效能力,又有飛航式導彈的靈活性。

在蘇聯時期,曾出版《軍事百科詞典》關於‘火箭(即導彈)彈道’中指出了五種形式,即彈道式導彈彈道、高射導彈彈道、滑翔導彈彈道、巡航導彈彈道和符合導彈彈道。

其中的滑翔式彈道是彈道式彈道和在稠密大氣層內依靠空氣動力面升力的滑翔段相結合而成的,以便增大射程。參與滑翔彈道的導彈通常具有不大的空氣動力面和自主式或複合式控制系統。這種形式的彈道是一些艦對艦導彈、地對艦導彈和空對地導彈等所特有。

只是一直以來,這方面都有意或者無意被忽視。

直到這些年,面對著越來越先進的防空導彈,高超音速武器航程遠、速度快、結構簡單、效能超卓而備受各國青睞。

錢學森彈道,也被從資料堆裡翻了出來,這種有助於突防、讓防空導彈難以防禦的彈道,也得到了重視。

目前國際上對高超音導彈的定義是,最大速度超過5馬赫,通常在大氣層內飛行,並具備高機動性。

高超音速導彈的特別是高速度、高機動性、高精度,其中高速度體現在最大速度超過5馬赫、甚至達到10馬赫以上;高機動性則是體現在飛行過程中進行大幅度機動,增加攔截難度;高精度則是透過複雜的飛行軌跡和末段機動能力,實現高精度的打擊。

高超音速飛行器是當今航空航天領域的前沿技術,其高速度和高機動性可以突破任何導彈防禦系統,對現有導彈防禦體系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威脅。

發展高超音速武器,是人類戰爭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各主要軍事強國、大國之所以高度關注這種武器,便是因為他們現役的導彈防禦系統難以對這種導彈進行定位偵查、跟蹤捕捉和火力攔截,極大的削弱了他們防空反導系統的有效性。

而東風17,便是一種高超音速滑翔載具,飛行速度高達10馬赫。

至於射程,最大射程可以達到2500公里!

隨著發射車進行發射,劉韜盯著螢幕上的導彈軌跡線,這是透過各個觀測站、衛星捕捉,進行座標觀測繪製的。

隨著後面,導彈進行滑翔,如同打水漂一般,非常的漂亮。

當導彈準確命中目標,劉韜臉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按照東風17表現出來的規矩,世界上目前為止任何一款防空導彈,都防不住。

哪怕是神盾防空導彈系統,也攔不住。

沒辦法,這裡面的錢學森彈道,太過變態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