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22章 三國特使 (2 / 2)

每年都有僱傭兵厭倦僱傭兵生活,選擇申請退出僱傭兵,迴歸正常生活;也有經過實戰洗禮後,調往其他地方。

和平年代,能夠有實戰機會的,還是相當難得的。

想要近距離感受戰爭,要麼當僱傭兵,要麼當軍事觀察員。

也正是因為如此,僱傭兵這個通道一直都存在著。

至於運輸,只要給得起錢,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讓航母編隊進行護航!

此次敘利亞、黎巴嫩除了僱傭5000人作戰之外,要僱傭100人的資訊化作戰部隊,用於對抗敵人發起的資訊化作戰。

能夠對抗美國人、猶太人的資訊戰,也就只有盤山集團了。

對此,劉韜也沒有拒絕。

畢竟這也是難得的實戰機會,還是很難得的。

資訊戰,在阿富汗戰場、伊拉克戰場,其實都在進行著,哪怕是美國宣佈獲得伊拉克戰爭勝利後,資訊戰也沒有停止。

這一點,從薩大姆時不時錄下影片,影片出現在網際網路上就可以知道。

對於敘利亞、黎巴嫩,劉韜高度重視。

這是處於第一道防線,絕對不能徹底崩掉,一旦黎巴嫩、敘利亞徹底崩掉,那麼巴勒斯坦、約旦、埃及、沙特等都會出現激烈動盪。

甚至連帶著,整個阿拉伯世界都會出現根本性的動搖。

那麼他二十多年的佈局,極有可能出現毀於一旦的局面。

美國人想要肢解中東,最好讓中東一直陷於戰亂,好控制中東,操控著中東。

而他不同,他致力於中東和平,甚至樂於看到阿拉伯聯盟走向一體化,阿拉伯國家發展起來,那代表著巨大市場。

而戰亂導致社會秩序崩潰,貧窮根本就談不上什麼市場,那麼在出口貿易上就會受阻。

軍火出口利潤很高,可是民用領域出口更重要,因為民用出口可以提供大量就業。

這一點上,劉韜有著清晰的認識。

賺錢是需要賺錢,但是同樣也需要就業,解決社會就業問題。

也因此,雙方在和平與發展上面是有巨大的利益,也正是這種根本性利益,驅使著雙方這二十多年越走越近。

三位特使聽到劉韜的話,都不由得暗暗鬆了口氣。

劉韜話中的意思,他們清晰無誤的瞭解到。

劉韜還是會一如既往地選擇支援他們,依舊是將他們當做朋友。

而這就夠了!

這代表著他們可以源源不斷地獲得武器彈藥和物資,只要給錢就可以買到。

對於敘利亞、黎巴嫩、沙特,都是屬於發展中國家,工業水平並不高。

敘利亞、黎巴嫩的軍工都不成體系,也很低端,製造一些子彈、地雷、炮彈可以,但是要量大滿足戰爭,那就難了。

沙特,更是不追求發展軍工了,因為沙特發現,自己家投入重資建立的軍工企業,結果造價遠高於從盤山集團進口。

造不如買,這是沙特上下的共識。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