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大國崛起:從軍工開始> 第1219章 鴨綠江與圖們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19章 鴨綠江與圖們江 (1 / 2)

黑省的出口方向,是外蒙、俄羅斯、朝鮮、韓國、日本!

目前已經打通兩個出海通道,雖然這裡面會每年分給俄羅斯一部分利益,但是屬於雙方合作共贏。

吉省的出海通道,則是鴨綠江、圖們江。

鴨綠江古稱霸水,漢為訾水、益州水等,到了唐朝始稱鴨綠江,因其水色青綠,嚴如鴨頭而得名。鴨綠江發源于吉高官白山南麓,流經長白、集安、寬甸、丹東等地,向南注入黃海,全長795公里。

鴨綠江是華夏與朝鮮的界河。

華夏港務集團總公司投入大筆資金,對鴨綠江進行疏浚,建設沿江碼頭和建設丹東港,使得鴨綠江全段都可以通航2000噸貨輪,大大加強了吉省的航運能力。

而圖們江,是華夏與朝鮮的界河,幹流全長525公里,河道總落差1200米,河道平均坡降1.6%!

鴨綠江、圖們江的航道工程,華夏港務集團總公司便投入了幾百億人民幣。

至於做通朝鮮工作的,那可是花了不少力氣。

而完工之後,可以通行2000噸貨輪,下游更是可以通行5000噸貨輪。

鴨綠江與圖們江一樣,都只有三座中朝大橋,作為雙方的陸上通道。

這六座大橋,正是鴨綠江大橋和圖們江大橋等。

六座大橋,都是華夏出資建造,同樣也是兩國口岸所在地。

劉韜乘坐著一艘船,李為民等人陪同著,一起視察著鴨綠江。

鴨綠江兩岸呈現著明顯的差別,簡直就如同兩個世界。

“鴨綠江遼省這一段,通航能力4000~5000噸,這為沿岸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動力!”李為民介紹著。

鴨綠江的通航能力提升,對於遼省的發展極為重要。

再加上渤海灣橋隧工程竣工,遼省與魯省的聯絡直接被打通,再也不是以前依靠著倫敦。

大連與煙臺兩座城市,直接連在一塊,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要拐一大彎。

鴨綠江在遼省段,岸邊都是平原。

沿河建立了一些水利樞紐,發揮著防洪、發電、灌溉、通航等作用。

當然這些工程,受益的不僅僅是華夏,朝鮮也是受益者,有一部份電、水是供給朝鮮的。

除此之外,盤山集團每年支援朝鮮50萬噸糧食和1萬噸化肥。

另外,朝鮮每年的天然氣、石油,基本都是由華夏石油集團供應的,而且價格比供給日韓都要低了不少。

2004年一整年,華夏對朝鮮糧食援助達到了100萬噸,遠遠超過國際對朝糧援,因為去年國際對朝糧援只有104.6萬噸。

同時,華夏每年對朝輸送石油都近百萬噸左右,雖然有一大部分是有償的,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是無償援助。

朝鮮從華夏進口石油,不僅價格要低於日韓市場價,而且通常都是允許朝鮮延期一到兩年再付款。

華夏的糧食援助和石油供給,可以說已經成了朝鮮的生命補給線。

除了糧食和石油以外,華夏對朝援助、出口,那可是從日用消費品到工業原料,無所不包。

朝鮮每年物資缺口,幾乎都是華夏解決的。

劉韜此次前來東北,除了考察東北三省外,便是要參加第一屆東北亞峰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