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大國崛起:從軍工開始> 第1212章 第二代北斗‘一箭雙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12章 第二代北斗‘一箭雙星’ (2 / 2)

此次要執行發射任務的,卻是第二代‘北斗一號’衛星、‘北斗二號’衛星,要搭載著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進入太空。

這是華夏首次以‘一箭雙星’方式進行發射。

此時,第二代‘北斗一號’衛星、‘北斗二號’衛星已經搭載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上面。

各個監測站、科考船,不斷的將資料彙報到西昌衛星中心。

西昌衛星中心,技術人員在電腦面前,不斷地修正相關資料,與此同時,液晶大螢幕上,正顯示著發射架。

一切準備工作都就緒。

第二代北斗衛星和第一代北斗衛星一樣,體型差不多,重量也差不多,但是效能卻提升了十倍都不止。

這也讓第二代北斗衛星的精度大大提升。

軍用的話,用於巡航導彈制導或者精確導彈制導,絕對能夠達到駭人聽聞的地步。

民用的話,精度也比第一代北斗衛星要高得多。

整個第二代‘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第一代‘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一樣,都是由24顆北斗導航衛星構成,其中21顆為工作衛星,3顆為備用衛星。24顆衛星均勻分佈在6個軌道平面上,即每個軌道面上有四顆衛星。衛星軌道面相對於地球赤道面的軌道傾角為55°,各軌道平面的升交點的赤經相差60°,一個軌道平面上的衛星比西邊相鄰軌道平面上的相應衛星升交角距超前30°。這種佈局的目的是保證在全球任何地點、任何時刻至少可以觀測到4顆衛星。

現在要發射第二代‘北斗’衛星,但是不意味著第一代‘北斗’衛星就沒用了,第一代‘北斗’衛星將會繼續工作大致1~3年,等到後面將會繼續在相關軌道進入關閉狀態,日後作為緊急時刻啟用,或者作為反衛星武器實驗時的靶星。

“10!”“9!”“8!”“7!”“6!”“5!”“4!”“3!”“2!”“1!”

“點火!”

隨著‘點火’指令,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動機噴射出火焰,發出巨大的推力,推動著火箭升空。

沒有出現什麼意外,兩顆第二代‘北斗’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接下來這兩顆第二代‘北斗’衛星將會進行連續變軌,取代原來兩顆第一代‘北斗’衛星的軌道位置。

至於為何是要在原來第一代‘北斗’衛星的軌道位置,自然是因為原來第一代‘北斗’衛星的軌道位置都是經過精密計算,是最佳軌道位置。

好的軌道位置,到現在都是珍惜資源。

華夏這麼多年發射那麼多衛星,隨便一顆衛星所在軌道位置,賣個上千萬人民幣就跟玩似的。

到了現在,全世界就只有四個航天局,分別是美國航天局(NASA)、華夏航天局(CNSA)、俄羅斯航天局(PKA、歐洲航天局(ESA)!

至於其他,發射衛星或者參與航天活動,都是透過這四個航天局。

原本還有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69年,是印度的國家航天機構,可謂是蘇聯一手扶持起來的,只是在當年,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所屬的航天發射場便被炸燬了,後面由於缺乏經費,在90年代的時候便解散了。

日本倒是曾經想要搞航天局,從而展開航天活動,只是日本脖子上被套了狗繩,可不是自己想要做什麼就能做什麼。

這麼多年來,自然是連航天局的影子都沒有。

四大航天局,市場各有不一樣。

其中美國航天局被認為航天技術最先進,是世界航天領域的權威,發射費用出了名的貴,而且還附加各種政治條件、經濟條件,美國目前航天領域已經向私人公司開放。

華夏航天局,純粹的商業合作,沒有那麼多的條件,發射成功率也高,不僅僅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射衛星,還提供衛星租賃服務,還幫助澳大利亞、歐洲個別國家、加拿大發射衛星。

俄羅斯航天局,繼承了蘇聯航天底蘊,也在航天商業方面有所動作。

至於歐洲航天局,則是四大航天局中最弱的,也是唯一沒有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