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大國崛起:從軍工開始> 第1211章 輕重有別與計算機發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11章 輕重有別與計算機發展 (1 / 2)

港珠澳大橋,這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公里,設計使用壽命120年,總投資約1200億人民幣,預計在十一五計劃期間開工建設。

這是屬於21世紀的新的世紀工程!

目前方案上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全部大橋形式,一種是全部海底隧道形式,一種則是橋隧結合形式!

國家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視程度,劉韜多次參會,也是首個提議者、推動者,自然是很清楚。

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囊括2個特別行政區、9個地級市,人口近億,經濟總量大,是華夏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整個灣區區位優勢明顯,經濟實力雄厚,創新要素集聚,國際化水平領先,合作基礎良好,這將打造成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華夏與世界交匯視窗、華夏面對東盟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典範。

像這種戰略一旦定下,未來都會不斷執行。

在目前,華夏有著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西南四個國家級戰略重心。

而這也形成了四大國家級城市群,四個國家級戰略重心也是各有特色。

在未來,珠三角、長三角都是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打破內部的障礙。對於珠三角,則是需要將香江、澳門納入其中,形成‘大珠三角’,輻散的不僅僅是周邊省市,更是輻散著整個南洋。

而西南,則是承擔著促進中西部大開發、輻散南洋及南亞的三大重擔。

這是屬於國家戰略級的,管的不是一年兩年,而是長期的,一屆又一屆的持續努力。

香江想要大規模填海造陸,現在已經不可行了!

以後香江的發展,是環繞著金融、旅遊、國際貿易、奢侈品牌、網際網路科技、教育、生物醫療等,至於正常製造業,必然是要轉移到內地。

這是大勢所趨,非個別人、個別利益集團所能阻擋。

就像這幾年,關於香江填海造陸計劃的討論就很激烈,遭到了環境保護相關人士以及其他國家的猛烈抨擊。

便是香江內部,都對這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

霍英東眼中不由得流露出一抹失望之色。

如今香江人口超過1500萬,大部分都是屬於外部移民來到香江,而這已經是香江所能承受人口的天花板了。

到了今年,香江的移民政策便在縮緊,以前本科學歷都能移民到香江,但是到了現在,得是重點大學本科、碩士學歷才行。

香江想要更多的人口,必然需要更多的陸地面積,而更多的陸地面積必然得透過填海造陸才行。

當然也有香江人腦洞大開,便是將鵬城割一些區域給香江,使得香江行政區域擴大。

只是這種操作難度太大太大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