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這是一個虛擬世界,充滿著無限可能,現實中可以做買賣,為何在網際網路上做生意?”劉子魚反問道:“比如在香江這裡,難道不可以透過網際網路從魔都或者京城買東西?”
電子商務,也就是利用微電腦技術和網路技術進行的商務活動。
電子商務這個概念,其實早在前幾年提出了,還是劉韜在一次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提出,只是並不怎麼受重視。
美國、華夏也有人嘗試做電子商務,但是現在都是處於起步階段,功能性也很簡單,屬於小打小鬧的。
說起電子商務,可能有的人會將其追溯到70年代,1979年英國發明家邁克爾.奧爾德里奇發明了一個系統,允許消費者以電子方式與企業聯絡。為此,他透過電話線將消費者的電視連線到零售商的計算機。他發明是最早允許互動式大眾傳播的通訊工具之一——但它的成本高昂,而且在網際網路變得更加普及之前,它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在財務上沒有意義。
到了1982年,世界上第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成立,波士頓計算機交易所(BCE)是一個工人們買賣二手電腦的線上市場。BCE的推出早已全球資訊網,並且在自有的撥號公告板系統上執行。
但是要說電子商務,那要到了95年左右,才算是稍微可以看一看。因為這時候,網際網路已成為全球通訊和連線的成熟樞紐。在1995年,美國本土公司的網路瀏覽器Netscape在全球擁有大約1000萬使用者。同年,傑夫貝索斯推出了亞馬遜,亞馬遜只是一個線上圖書市場,其在推出後的30天內,它在國際上向45個不同的國家發貨。
而華夏的電子商務,其實發展更快,畢竟在計算機和網際網路建設方面,華夏其實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甚至在80年代的時候,便已經起草編制華夏資訊化規劃,也誕生了一些電子商務方面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
在幾年前,全國資訊化工作會議上,各省市地區相繼成立資訊化領導小組及其他辦公室各省開始制定本省包含電子商務在內的資訊化建設規劃。
甚至於,線上支付等關節,也全部打通,也有相關的法律法規。
但是在電子商務方面,發展並不快,網上購物發展在劉韜看來是很慢了。
相反,在政府上網、國企上網,電子政務、網上納稅、網上教育、遠端診斷等廣義電子商務方面試點工作很快,反而率先進入推廣階段。
比如政府上網,這是率先在昆市進行試點,1990年開始在雲省進行試點,現在則是在推廣到全國。
企業上網,最先開始莫過於盤山系統內部進行試點,後開始到其他國企進行試點。
電子政務,現在也已經在進行全國推廣,用於提高政務處理效率。
網上納稅,目前也處於全國推廣試用階段。
網上教育,已經從西南大學網上教育,開始往清華大學、北大、京城理工大學等等三十多所大學推廣試用階段。
遠端診斷,則是從盤山醫院,開始向昆市、京城、魔都的大醫院在推廣。
而鐵路系統,網上訂票或者售票機購票,亦或者是地鐵的售票機購票,本質上也屬於廣義電子商務。
只是這些都是盤山集團在主導,在民用領域,民營公司方面,成規模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還沒有一家,所做的事情,在劉韜看來屬於小打小鬧,就沒有一家營業額超過一億的。
劉韜可以做很多事,但是他做不了所有事。
他更願意做基礎的事,搭起了舞臺,然後讓其他人在舞臺上表演,一展所長。
而在他看來,電子商務領域,就缺少一個弄潮兒,能夠引領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領頭羊。
現在,這個領頭羊終於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