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華夏忙著考試的時候,外面也是發生不少事情。
首先是孟加拉國宣佈與印度決裂,這幾年時間,孟加拉國與印度的關係日況俞下,一年不如一年,到了現在,終於雙方的關係走向破裂。
孟加拉地區曾數次建立過獨立國家,版圖一度包括西孟加拉、比哈爾等邦。16世紀時,孟加拉已發展成次大陸上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文化昌盛的地區。18世紀中葉,成為英國對印度進行殖民統治的中心。19世紀後半夜,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1947年印巴分治,孟加拉劃歸巴基斯坦,成為巴基斯坦的一塊飛地,也稱之為東巴。
可想而知,當初英國人在印巴分治這事上到底埋了多少顆雷,讓次大陸吃盡了苦頭。
1971年3月,因為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吃了大虧,東巴宣佈獨立,次年正式成立孟加拉國。
孟加拉國是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國民經濟主要依靠農業。
孟加拉國也被稱為‘水澤之鄉’和‘河塘之國’,是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國家之一。全國有大小河流230多條,內河航運線總長約6000公里,全國約有50至60萬個池塘,平方每平方公里約有4個池塘。
以前印度不可一世的時候,孟加拉國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可是這些年印度早已今不如昔,雙方的關係也一日不如一日,印度想要孟加拉國,從而壯大自身,好消滅叛軍,從而實現原本的疆域,甚至疆域更勝一籌。
雖說那十幾個邦已經獨立建國,但是印度始終並不情願。
印度心中總是想恢復鼎盛,不實現印度只能是南亞的大國,成不了世界性質的大國。
而且這十幾個國家,和印度關係都不好,互相敵對著。
印度想要孟加拉國,孟加拉國可不願意。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印度現在的情況,經濟發展在南亞次大陸倒數,經濟發展速度連尼泊爾、錫金等內陸國家都不如,甚至還出現了經濟負增長。
而且印度常年維持著一百五十萬大軍,每年軍費都居高不下,根本也沒有餘力用於經濟建設。
整個印度只剩下印度教,沒有以往的那麼多的宗教矛盾,可是印度的內部矛盾可絲毫不減。
傳承幾千年的社會體系,根本沒有人能夠打破。
澇的澇死,旱的旱死。
上等人永遠是上等人,下等人永遠是下等人。
而且內部各大黨派林立,誰也沒法一家獨大,導致內部如同一盤散沙。
在這種情況下,孟加拉國選擇與印度分道揚鑣,交好周邊鄰國,共抗印度。
除了南亞次大陸的事外,便是阿根廷,梅內姆成為阿根廷的掌門人,接下來將執掌4年,這並非他的第一個任期,而是第二個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