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大國崛起:從軍工開始> 第813章 四合院保護與開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13章 四合院保護與開發? (1 / 2)

京城到底有多少四合院?

沒有人說得清。

根據清乾隆時期繪製的《乾隆京城全圖》看,當時共有大小四合院26000多座。

斗轉星移,到了20世紀80年代,據京城市古代建築研究所統計,京城約有6000多處四合院,其中儲存較完整的有3000多處。

作為有800多年曆史的古都,京城歷史文化的構成有兩個方面:帝王文化和市井文化。

帝王文化的載體是故宮和眾多壇、廟、陵、園、府。

而市井文化的載體就是衚衕、四合院。

可以說,京城的衚衕、四合院和故宮具有同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四合院肇始於元代,發展成熟於明清兩代,清中期漸臻完善、步入巔峰。元朝定都京城後,開創了京城城市建設的新紀元。作為當時舉世聞名的大都市,元大都的建設包含有大規模的民居,衚衕和居住的院落成為元大都的基本內涵。

當時有詩云:雲開閭闔三千丈,霧暗樓臺百萬家。

這‘百萬家’便是京城四合院。

清末、民國和共和國成立後,伴隨巨大的社會變革,特別是當代城市現代化建設,四合院的物質形態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但是劉韜覺得,四合院具有巨大的歷史文化價值,不管是研究古建築,還是研究歷史,亦或者是從京城的文化而言,這裡面的價值都是巨大的。

他認為,這裡面不但要保護,同樣也要開發。

在會議上,劉韜找上了京城方面。

“你們盤山集團真的願意投入重金保護四合院?”京城方面的領導驚喜不已。

京城自然也認識到四合院的價值,但是為了如何保護四合院,也是費盡腦筋。

四合院的保護,可以說是最讓京城頭疼的事。

盤山集團願意進場,那是再好不過。

但凡有所瞭解,都知道盤山集團富可敵國,擁有雄厚的財力。

“不僅僅是保護,更是要開發,單靠保護是隻有投入沒有收益,難以持久!”劉韜說道,“不過在此之前,我得先了解,目前京城到底有多少四合院,分佈如何?”

雖然說80年代的時候統計一回,但是統計的標準是什麼,現在最新資料是如何,這些劉韜都不知道。

陳同笑道:“這事簡單,我把負責人叫過來,一問便知。”

隨後,就見陳同拿起電話,撥打了一個電話:“我是陳同,讓譚飛同志來我辦公室一趟。”

趁著這個時間,陳同跟劉韜介紹譚飛。

譚飛,是現在負責城市建設規劃這塊,當年京城四合院統計的時候,譚飛是負責人,親自帶隊去做這件事。

可以說,目前市裡面,對四合院數量、情況最瞭解的人,就是譚飛了。

“劉韜同志,你打算要如何開發四合院?”陳同好奇問道。

劉韜說道:“分為三部分,一部分具有很高歷史價值的,可以開發成景區,作為旅遊景點,以收門票為主,每年收到的門票應該可以用於維持運營、養護;一部分開發成住宅,應該會有不少富起來的人買用來居住,比如我住的就是一座四合院,居住起來還是很舒服的。最後一部分,則是可以供商業執行,可以租給人開店鋪,如茶店、衣服店、餐飲店等之類,每年可以有一部分租金收入。”

劉韜對於古街的熱鬧以及生意火爆印象是很深刻的。

可以說,這部分是大有可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