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大國崛起:從軍工開始> 第573章 航空工業戰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73章 航空工業戰略 (2 / 2)

至於最終結果如何,就得看最終的商談結果。

李為民負責與貴州、川蜀、陝三省政府以及貴飛、成飛、西飛的商談。

劉韜則負責跑三機部,確切地說應該是航空航天工業部,因為航空工業部與航天工業部已經合併組建了航空航天工業部。

除了跑航空航天工業部,還得跑上面的領導,畢竟這事也得爭取領導的支援,才能做成這事。

不管是貴飛、成飛還是西飛,那可都是副部級單位,行政級別是和盤山集團一個層次的,而且還是跨系統,這裡面的差距可是非常大的。

同一個系統,這種合併都很麻煩了,更不要說不同系統的了。

哪怕不是合併,而是重新組建一個航空工業集團,那也得航空航天工業部以及上面的領導同意。

畢竟航空航天工業部,那可是管理著全國航空、航天的一切,人家是主管部門。

而如果領導同意,那麼毫無疑問事情就好辦了。

還好,之前盤山集團與航空工業部、航天工業部都是有合作的,雙方關係還算不錯,劉韜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李為民離開後,劉韜喝了幾杯茶,站在窗戶邊,望著前方的滇池,思緒紛飛。

既然要進軍航空工業,那麼就不僅僅是客機領域,軍用飛機領域他也會進入。

從某種角度而言,民航客機領域、軍用飛機領域是相通的,產業鏈具有高度重疊作用。

波音公司,平常人只以為它是民航客機巨頭,實際上人家同樣也是軍用飛機巨頭,從30年代中期,波音公司便開始研製大型轟炸機,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赫赫有名的B17(綽號‘空中堡壘’)、B29轟炸機,以及二戰後研製的B47和B52(綽號‘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

其中B47戰略轟炸機在1947年首飛,1948年投產,1957年停產,差不多十年時間生產了2060架。而B52是在1948年提出設計方案,1952年第一架原型機首飛,1955年批生產型開始交付使用,到1962年停止生產,總共生產了744架,目前是美國空軍戰略轟炸機主力,也是美國戰略轟炸機當中可以發射巡航導彈的唯一機種。

還有大名鼎鼎的KC135空中加油機,在民航客機中就是大名鼎鼎的波音707,迄今為止共獲得近千架訂貨。

至於麥道公司,那就更不用多說。

所以,既然打算進入航空工業,劉韜就不僅僅需要停留在民用客機方面,軍用飛機他也不想錯過。

畢竟未來,僅僅華夏的軍用飛機,各型別加起來起碼需要四五千架各型別飛機,這可是非常龐大的市場。

更不要說,軍用飛機一直是國際軍火市場上的重頭戲,所佔份額那是不容小覷。

也許國內的軍用飛機市場利潤會比較薄,但是國際軍火市場上,軍用飛機的利潤那可是非常豐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