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56章 歐洲情況 (1 / 2)

南斯拉夫和蘇聯的主體民族都是斯拉夫人,政治體制也相同,按理說兩國關係應該非常的好。

可事實恰恰相反,兩國的關係非常不好。

而這裡面有各種原因。

比如鐵托對蘇聯很不滿,而這裡面的根源還得追溯到二戰時期。1941年,德國進攻南斯拉夫,僅僅七天南斯拉夫首都陷落,60多萬軍隊成了偽軍,鐵托領導南斯拉夫人民以游擊戰的形式反抗德國人的佔領,牽制了十幾萬德國軍隊。

德國人裝備精良,單兵素質高,南斯拉夫游擊隊處境極為悲慘,傷亡極大。於是,鐵托多次給蘇聯人發電報,要求支援藥品、武器等,但都被蘇聯人拒絕了。拒絕的原因是蘇聯人看不起鐵托領導的游擊隊,蘇聯在國際上承認在倫敦的南斯拉夫‘流亡政府’。

這讓鐵托很不滿,給斯大林發了一份措辭強硬的電報,奚落他“如果你們不能支援我們,至少不要妨礙我們”。

斯大林看到這份電報後氣的直跺腳。

雖然沒有蘇聯的支援,鐵托的游擊隊還是發展壯大了,到1944年,已經發展到幾十萬人,實力不容小覷。

這時,蘇聯在蘇德戰場上取得了完全主動。於是,1944年9月,斯大林與鐵托見面,蘇聯開始支援南斯拉夫游擊隊。雙方商定,蘇聯支援物資,並派一支軍隊進入南斯拉夫共同打擊德軍,解放南斯拉夫首都和東部地區。

蘇軍幫助解放了貝爾格萊德後,撤出了南斯拉夫,鐵托率領南軍在德軍投降之前一個月解放了全國的國土。南斯拉夫和義大利本來有一塊爭議領土,叫的里亞斯特。鐵托在解放南斯拉夫過程中,“順便”派兵攻佔了的里亞斯特,把爭議領土拿在了自己手裡。

二戰中,義大利與德國是盟友。南斯拉夫攻佔義大利領土,合理合法。

但戰爭結束後美國向蘇聯提出,把的裡雅斯特分成兩塊,甲區和乙區,前者由西方佔領,後者由南斯拉夫佔領。的里亞斯特是一個重要工業城市,城區都被劃入了甲區,乙區都是農村和遠郊。這個方案,南斯拉夫吃了大虧。

蘇聯人一聽,反正不是自家國土,沒有經過鐵托同意就答應了,這讓鐵托很生氣。

再有就是,二戰後期,斯大林與鐵托見面時,曾說讓南斯拉夫與保加利亞合併,在南歐形成一個強國,牽制西方力量。二戰後,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經過友好協商,秘密簽訂了合併條約,事後才告訴斯大林。

可是斯大林已經改變了主意,於是,蘇聯強令兩國‘分手’,兩國只好作罷。

除此之外,蘇聯與南斯拉夫還有很多問題看法不一致。

而這裡面根本問題就是蘇聯想讓南斯拉夫聽命於蘇聯,而南斯拉夫不想聽命於蘇聯,想獨立自主。

經過一系列的事件後,雙方徹底明白了對方的底牌。

1948年,蘇聯把南斯拉夫徹底排擠出陣營,而南斯拉夫走向了獨立發展和不結盟之路。

劉韜想到南斯拉夫,就不由得想到華夏,因為有時候雙方的經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若是蘇聯能夠好好處理,那麼一切都會不一樣。

人類估計早就正式走向大團結!

看看曾經的南斯拉夫有多強,那時候的紅色陣營國家中,蘇聯是一哥,那南斯拉夫就是當之無愧的二哥,軍事和經濟水平,放眼世界,南斯拉夫都是相當強大的存在,令不少西方國家羨慕不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