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韜嘴角微翹。
這算得了什麼!
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面呢!
整個‘京九鐵路’試驗段,他已經檢查了一遍,軌道、牽引變電所、軌道上空的接觸線等有問題的都已經搶修或者修復了。
‘復興號’動車組供電步驟很簡單,首先是國家電網將電能輸送給牽引變電所,牽引變電所透過鋼軌上空的接觸線向列車提供電能,這些電能可以驅動列車執行以及列車照明、空調等裝置,動車頂部裝有受電弓,行駛中的高速列車其受電弓與接觸線保持滑動接觸,組合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移動電池’,供動車行駛所需。
‘復興號’動車組速度越來越快,很快就突破了150公里/小時的速度,然後在眾人的驚呼中,再次突破了200公里/小時的速度。
最終,‘復興號’動車組速度達到了250公里/小時。
這讓所有人忍不住發出了激動興奮的歡呼聲,這對於華夏火車而言毫無疑問是里程碑。
一天之內連創紀錄,這是將載入史冊,而他們在見證歷史!
這種見證歷史的機動與震撼,是無法用言語描述的。
整個過程,沒有出現任何故障,顯示屏、各個顯示燈都是正常的。
行駛了半個小時後,劉韜繼續加速著,‘復興號’動車組速度越來越快。
300公里/小時!
350公里/小時!
400公里/小時!
劉韜看著自己眼角處虛擬面板,時刻地關注著‘復興號’動車組。
當速度達到478公里/小時的時候,劉韜沒有再加速了。
因為再往上加速,風險將會急劇增加。
‘京九鐵路’按照250公里/小時速度設計、建造,這並不是說列車速度最快只能達到250公里/小時,而是列車在250公里速度下營運最安全、經濟性最高。
速度不斷提升,能耗也會不斷增加。
像現在,可以說‘復興號’動車組的最高速度是478公里/小時,速度再高就很危險了。
而這個速度,也不適合作為營運速度,因為能耗太高了,也不夠安全。
‘復興號’動車組上,眾人都感到自己的靈魂被震撼到了。
478公里/小時的速度,這是他們想都不敢想,連做夢都不敢想的。
可是現在卻真實地出現在他們面前。
甚至連跟隨的記者、攝影師,都被震撼到靈魂發顫著。
當年關於日本新幹線的新聞報道後,引起巨大的震撼,大家都發現,原來蒸汽火車都被淘汰了,甚至華夏處於前沿陣地的內燃機火車都要被淘汰了,人家日本新幹線的列車執行速度達到了210公里/小時,比華夏研製的最先進的內燃機火車速度都要快得多。
自家最先進的內燃機火車速度只是進行測試,距離營運投入使用還不知道要多少年,人家速度達到210公里/小時的列車卻是在營運著,而還是1964年便開始通車營運。
差距太大了!
落差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