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8章返京 (2 / 2)

從火車站下來,劉韜拿著揹包跟著人群開始出站。

看著這個時代的京城火車站,劉韜有著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京城站’三個大字,這可是大有來頭,乃是偉人親筆題寫的。

而當初規劃設計的,乃是大名鼎鼎的設計家‘楊延寶’,在近代建築界,有‘南楊北梁’的說法,‘梁’說的是梁思成,‘楊’指的就是楊延寶。

此時火車站人頭攢動,作為京城的火車站,人流量是相當大的。

依照著記憶,劉韜到了火車站前門的公共汽車站。

這個時代,公交車是人們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

馬路上,只有幾輛機動車點綴著,這些都是一些單位或者各國大使館的公務用車。

至於私人用車,這個時代是沒有的,因為私人是無法購買轎車、汽車的,必須得是單位才能購買。

劉韜坐在靠窗戶的位置,看著外面的馬路、建築物,腦海裡浮現一段段記憶。

能夠在長達十年取消高考期間,還能入讀大學,劉韜自然屬於‘根正苗紅’行列。

他的父母,都是在五機部工作。甚至往上追溯的話,他爺爺同樣也是如此。

此時共有八個機械部,分別是一機部‘民用機械工業部’、二機部‘核工業和核武器工業部’、三機部‘航空工業部’、四機部‘電子工業部’、五機部‘兵器工業部’、六機部‘船舶工業部’、七機部‘航天工業部’、八機部‘戰術導彈工業部’!

從名稱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每個部主管方向。

公交車駛入復興門以西,這裡以前是屬於城外郊區,是各個機關、部隊院校及其家屬宿舍‘院兒’的主要聚集區。

劉韜對於南禮士路、月壇、三里河、展覽路方圓這一片都很熟悉,因為五機部宿舍區就在這裡。

應該說各個部委、機關宿舍區都主要分佈在這裡。

“到站了,到站了,趕快下車!不要耽誤時間!”

售票員凶神惡煞的嚷嚷著,一手拽錢,一手拽票箱,眼睛死盯車門方向,似乎哪個乘客動作慢了,她就要將其一腳踹下去。

而乘車的人也見怪不怪,下意識加快腳步,從沒完全開啟的車門湧出。

劉韜揹著揹包,走下車。

三里河這裡,也被統稱為計委大院。

這裡整體佈局學習了蘇聯街坊式住宅的“合圍佈局”,整個大院分割出若干個自然的小院落,小院落圍繞著大院錯落有致,別具特色。整個大院由211個樓門的三層住宅樓和29個樓門的四層住宅樓組成。

這個時代,大家其實沒有啥區別,都窮,好也好不到哪裡去,差也差不到哪裡去。

至於住的,相差也不會太差。

沿著記憶,劉韜來到了一個宿舍,這裡就是他在京城的家。

掏出鑰匙,開啟門。

這是一套三居室,還配一套一大二小的沙發。

看似不小,其實他家裡可是一家六口人,以前六個人就擠在這個宿舍。

劉韜在家裡排老三,上面還有兩個姐姐,都已經結婚了,下面還有一個妹妹,則是還在讀初中。

也是兩個姐姐結婚了,劉韜又正式出來工作,不然的話以前日子可是過得緊巴巴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