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大國崛起:從軍工開始> 第125章總不能白送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5章總不能白送吧 (2 / 2)

他的自行高炮、第三代坦克,部隊還可以用人民幣買,海外的軍艦,部隊用美元都難以買到。

不說歐美、蘇聯願不願意賣,那麼高的價格,部隊也沒有那麼多的美元。

劉振邦嘴角抽了抽。

海陸空三軍武器裝備,陸軍武器裝備整體來說是最便宜的,其次就是空軍,最貴的就是海軍的武器裝備!

那高昂的價格,誰想誰牙疼!

“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個決策是對的,大國之間仗打不起來,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軍費佔比太高不利於經濟建設。”劉韜說道,“也因此我一直力推軍火貿易,依靠著軍火貿易賺錢,用於軍工廠的發展建設。”

華夏軍費1967年~1977年所佔GDP比例大概在6.51%,到了1978年飆升到17.37%!

而這只是軍費,用於部隊的,而用於三線建設又是一大筆錢,三線建設的投資比那段時間的軍費總和都要來得多。

這兩項相加,為戰爭做準備的開支就很恐怖了!

不過那沒辦法,那個時代整個世界局勢就是那樣,兩個陣營隨時可能爆發戰爭,如同火藥桶一般,隨時點燃爆炸,S3賽季立馬開打。

不做準備,那是真正會亡國滅種的!

而哪怕投入那麼大,依舊都會有大片國土淪陷,如同抗日戰爭一般的情形。

當時面臨的最不利的局勢,就是北方老大哥鋼鐵洪流滾滾南下,鷹醬攜一眾盟友在沿海登陸,美蘇聯手這種地域級別的難關。

也許對於其他國家而言,臣服也沒有什麼。

可是那個時代的人,是有骨氣的,做好依靠三線建設進行長期的游擊戰的準備。

再壞,能壞的過抗日戰爭!?

而現在決策層對國際形勢的變化做出了新的決策,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國家重心轉向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精簡部隊,這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減少軍工廠方面的投入,以及軍工專案的投入。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三線廠陷入了困境,哪怕進行改革,三線廠劃入地方工業局,可是依舊很多最終破產。而很多軍工科研專案,被迫下馬。

運10專案,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黯然下馬,成為了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直到運20的誕生,國產大飛機的出現,才治癒了國人心中的遺憾與痛!

劉韜不斷地想盡辦法出口軍火,甚至不惜幫其他廠拉訂單,便是希望依靠賺外匯而維持軍工廠的生存與發展。

軍工不強,就談不上軍強!

軍工廠是專門給戰士們打造利劍長槍與堅盾的!

沒有利劍長槍與堅盾,談何強軍?

華夏也是在這方面吃過虧,遭受到巨大恥辱,方才下定決心重新大力發展軍工。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