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車徐徐的開進了校門,直接停在新生接待處。剛下車,兩個熱情的接待同學,詢問過專業院系後,就直接把他們帶入文學院報到處,在張雪梅和趙志剛的強烈的要求下,兩個同學才怏怏地從報道隊伍中返回自己的工作崗位。三人未經商量,就自選任務,張雪梅在報到處旁邊的陰涼處看護行李,趙志剛陪護“鬼哥”處理繳費、報到等事宜;然後再與張雪梅會和前往宿舍樓,領被褥等;宿舍其他舍友還沒來,張雪梅幫忙收拾床鋪,趙志剛和“鬼哥“收拾行李及櫃子,等一切歸置完成;三人已經滿頭大汗,筋疲力盡,坐在床鋪邊上,默默無語地休息了一會。
“鬼哥“看了一眼趙志剛,趙志剛衝他微微一笑,他心裡的那片厚厚的陰霾,也在這跑前忙後,搬來搬去的忙亂中,隨著滲出的汗液,緩緩褪去,”鬼哥“也禮貌性地,回敬似的也微微一笑。”鬼哥“起身拿起新臉盆和新毛巾,去水房接了半盆水,放在張雪梅面前,自己又跑去水房,趙志剛也識趣的跟著一塊,擦洗完回來,張雪梅也正在用毛巾輕輕粘著臉上的汗水。
“鬼哥“端著臉盆邊往外走,邊笑著衝他倆說道:我去把水倒了,你倆商量下,也到飯點了,咱們出去吃個飯!等再回來的時候,”鬼哥“才發現張雪梅和趙志剛已經不在宿舍了,倒是新來了個舍友,簡單介紹後,禮貌性地打過招呼,他便決定下樓看看。
宿舍樓是個五層樓,整棟樓是個U型,他在二層,樓梯的鐵藝欄杆和磨得發亮的木製扶手,以及筒子樓的佈局,水磨石地面,紅瓦坡屋頂,都是歷史的留存,見證了曾經的歲月痕跡。走出宿舍樓,門前是一條兩米寬的路,兩旁是高大粗壯的法國梧桐樹,樓前的小花園邊上是幾顆鬱鬱蔥蔥,如同巨人一樣,伸展著臂膀,小花園裡精心佈置著石桌、軒榭廊道,紅色廊柱——曾聽同學說過,校在園中,園在校中,僅僅一個樓前小景,便可見一斑。
在小花園樹蔭下石凳上就瞥見了兩人的身影——趙志剛和張雪梅對向而坐,趙志剛正在給張雪梅擦著額頭沁出的汗水——“鬼哥”看在眼裡,遊蛇便在胸口,開始間歇性的啄食,在小徑上每個分岔口都會狠狠一啄,他也企圖在用對感謝的無形棍棒,感謝趙志剛一路幫忙的無形棍棒,刻意去驅趕遊蛇的啃噬,在爭奪中、較量中將自己的關注點固定在對新環境、新學校的興奮點上。
張雪梅看見拾級而上的“鬼哥”,趕緊抬起手奪過趙志剛手中的紙巾,尷尬地,羞愧地,眼神閃躲著朝“鬼哥”打著招呼,同時也用胳膊肘慌慌地碰了下,背對著“鬼哥”的趙志剛。兩人便都站起來,趙志剛解釋道:宿舍裡有些悶熱,我們就下樓出來了,外面還是舒服點!
“鬼哥”微微笑著,盯著兩人看了一會,附和道:嗯,是有些悶熱,感覺省城還是比老家熱啊!張雪梅笑著說道:是比我們那山溝溝裡熱點,這裡感覺就只有冬天和夏天!“鬼哥”抬手抹了下額頭粘膩的汗液,說道:走吧,你倆商量好沒,周邊我還不熟悉!
趙志剛看了下張雪梅,笑著說:走吧,在門口看下,隨便吃點,你也順帶熟悉下週邊環境!“鬼哥”遲疑了一會,朝兩人點點頭,怏怏地說道:那還得你倆前面帶路,我跟著!
張雪梅樂呵呵地笑了,三人穿過藤蘿纏繞的廊道,走過枝葉茂密的覆蓋的道路,依稀便可見鐵網圍住的操場,“鬼哥”特意爬在網邊朝裡觀望了一會,這將是自己晨跑的新場地;古樸莊重的圖書館,彷彿有著盛唐氣象的建築風格,讓人仰視的高度,如同一位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學識淵博,汗牛充棟的先賢聖人,盤腿席坐高臺之上,慈眉善目,傳道解惑授業;館前便是直通校門的大道,兩邊對稱排列著教學樓,如同翼翅一般,躍然騰飛——
出得校門,經趙志剛介紹,門口街道是貫通全城的南北中軸線,七八所大學都聚集在路兩邊,可謂名校雲集,學子眾多。往北走了不到一站路,外國語學院就出現在眼前,拐進去,街道明顯變窄,兩邊全是時尚、高價效比的店鋪,種類繁多,應有盡有。
趙志剛站在一家川菜館門口,朝裡指了指,看著兩人問道:可以不?未等張雪梅回答,“鬼哥”就搶先回答道:可以——進吧!坐定後,“鬼哥”大致看了下選單,便把選單推到趙志剛和張雪梅面前,說道:你倆點吧,我都行!趙志剛剛想推辭,張雪梅拿起選單,邊點邊詢問兩人,“鬼哥”笑著說:雪梅,你點吧,別問了,都行!趙志剛也附和著點了點頭。
三人馬不停蹄地忙活了一早上,等飯菜上桌,難免狼吞虎嚥,囫圇吞棗一番,肚皮渾圓之後,趙志剛便主動要求結賬,“鬼哥”執意不從,兩人就在櫃檯前推推讓讓僵持了好大一會,最好卻讓張雪梅搶先付了帳。“鬼哥”站在飯店門口,訕訕地,開玩笑說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張雪梅沒好氣地看著他說道:還得利呢——鬼哥,把你安頓好了,我們也該回了!“鬼哥”看了兩人一會,說道:好吧——等我徹底安頓下來,稍微熟悉一下,我去找你——你們!!
張雪梅高興地點著頭,說道:可以啊,到時我給你說地址和路線!說完便和趙志剛繼續往北走去,“鬼哥”站在路口目送了一會,轉身往回走。心裡不由得有些疑惑:不知從何時起,見到張雪梅後,再也沒有嗅到幽幽地玉蘭香,在鼻翼間氤氳蒸騰;看到枝頭孤芳自賞的樣子,在雙眸中搖曳綻放;除過每次站在春寒的枝頭,咋暖的氣氛裡總能感受到一絲絲刺骨的冷意——
“鬼哥”走到校門口,認真端詳了一會石刻的校名,滿意地,大步流星地走進校園,趁著閒暇又重新在校園裡遊走了一遍,甚至犄角旮旯也摸索了一遍,在迂迴與繞圈中,把玉蘭香散的糾葛與疑惑擱置心間,沉重而又興奮地回到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