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全體人員吃過早飯便啟程出發。
大家先是乘坐大巴車,顛簸了兩個小時。又轉為徒步,在沿著山區小路翻越了幾座大山後,一行人終於到達了目的地,鳳縣有名的貧困村龍道村。
一路上同學們都叫苦連天,好在有家長和老師的陪伴也都挺了過來。等到了龍道村,同學們都被這裡的艱苦條件所震撼。
這裡沒有自來水,沒有像樣一點的超市,沒有平坦的道路,當然也沒有城市裡喧囂的車水馬龍。
在龍道村幾乎看不到年輕勞動力,除了那些年邁的老人,剩下的都是留守兒童。而這一群人的到來無疑是給村子裡增添了說不盡的喜慶和歡樂。
黎郡等人要在這裡和這些留守兒童共同生活五天。每一對學生和家長都會被安排在一戶村民家中,與其同吃同住。既要在這體驗一下這裡的生活,又要為這裡的兒童和老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黎郡從早上大部隊一出發就一直在忙,忙著趕路,忙著安撫學生情緒,到了地方又忙著為村裡的兒童分發他們帶來的書籍和學習用品,還要忙著分配學生和家長的住宿問題。
似乎姑娘早已將昨晚的事情忘記。但黎郡有意無意總是在避開厲宇。即便是有接觸也都是好多人在一起的時候。也就是從這一天起,二人就沒有再單獨見過面。
黎郡越是這樣避而不見,厲宇心中越是悵然若失,總想找機會跟黎郡解釋清楚。可又覺得沒什麼可解釋的。
尤其是每當看見黎郡和朱庭飛在一起說說笑笑時,厲宇就更覺得自己沒必要解釋了。
不過這樣的情緒厲宇也沒持續多久就被迫投入到生產勞動中去了。
由於村子裡長年沒有勞動力,很多家庭裡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厲宇他們這一群年輕力壯的男人自然就承擔起了勞動力的角色,今天幫李老漢家砌豬圈,明天幫王大嬸家壘土牆,後天又幫著村委會安裝有線電視。總之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兒。
這讓這群一直從事腦力勞動的男人都徹底的放飛了一次自我。
至於厲希寧和姜夢瑤這群學生,每日都跟著這裡的孩子混在一起,上山砍柴,下河摸魚,田野裡撲蝴蝶,水塘裡抓蛤蟆,每日玩的都是不亦樂乎。
姜夢瑤還會跟著自己新結識的小夥伴去放牛。但每次放牛都會被厲希寧嘲笑。
因為姜夢瑤根本就搞不定牛。每次放牛都是牽著繩子跟著牛兒走,牛兒去哪,姜夢瑤就得跟著去哪,好幾次牛兒不聽使喚,姜夢瑤都不得不求助她的小夥伴。搞得好像牛兒在放她一樣。
至於厲希寧,人帥則無敵。無論走到哪裡,身後都會招風似的跟著一群留守小姑娘。直到有一天領著人家小姑娘爬樹摘果子,不小心捅了馬蜂窩。這回好了,是真招蜂了,被黑壓壓一群馬蜂追的滿村子裡跑,腦門被蜇了好幾個大包。
姜夢瑤看著那一個個又紅又腫的大包是又解氣又心疼。
至於黎郡幾個老師更是利用這五天時間儘可能的為這裡的孩子多輸送些知識。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五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同學們在龍道村的這五天確實體會到了不一樣的生活,身心也都得到了鍛鍊。更是收穫了一群質樸無華的小夥伴。
臨別時,龍道村的老人和孩子都聚集到村口相送。同學們更是淚眼婆娑。就連這龍道村的天氣似乎也都被這離別的悲傷籠罩,整個天空烏雲密集,灰白而壓抑。
厲宇望了望天空不禁皺眉,看來要及早出發。這樣才能趕在下雨前走出山區,抵達到等候他們的大巴車區域。
相處這些天厲宇在大家心目中也樹立了一些威望,一聲招呼,大家就都不再耽擱,與龍道村的老人和孩子道別後,匆匆踏上返程之路。
大家歸心似箭,都加快了腳下的步伐。但再快也快不過大自然的變幻莫測。隨著天色越來越暗,幾聲悶雷從天邊傳來,隨即便是豆大的雨點砸落下來。一行人趕緊拿出隨身攜帶的避雨工具遮好。
隨著雷聲的轟鳴,雨越下越大,越下越急。很快山路上便有匯成河流的雨水沖刷下來。大家腳上的鞋很快就被浸透,泡在水裡。
此時行程過半,正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位置。山路崎嶇,往回走是不可能了,大家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