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那是拜倫人,他們是安迪斯人,跟他們沒有關係。
那可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的生命,間接影響的甚至有可能數百萬人的生計。
這麼大的罪過,肖恩背不起,永夜集團軍也背不起。
一旦讓人知道,這不是天災,而是人禍,永夜集團軍只怕要永遠被推上拜倫聯盟的對立面。
所以,永夜集團軍在這個計劃上,要在拜倫聯盟尋找盟友,位高權重的盟友,不讓這件天大的好事,變成天大的禍事。
安吉貝娜是永夜集團軍在曼育軍領選定的盟友,事實上,早在半年前,她就已經開始做準備了,只是效果並不理想,不過曼育軍領最近幾年動盪的厲害,雅各布江古河道還沒有徹底枯竭,還剩下一條不大不小的河在流淌,算是曼育軍領最繁榮地帶。
在動盪年代,越繁榮的地帶,越容易遭受戰火的禍害,這裡也不例外,已經在奴隸起義軍、帕特萊姆兩方勢力手中易手了四五次,每經過一次,都是一種災難。
不要以為新任大公帕特萊姆的軍隊是名義上的官方軍隊,就是什麼好鳥,搶劫起底層農夫,他們比奴隸起義軍還兇殘,畢竟後者出身底層,對底層天生有好感,他們的主要目標還是那些勳爵貴族。
現在這裡十室九空,良田都快要變成野地了,春雷計劃啟動前,剩下的還不肯挪地方的,安吉貝娜準備用強制裹挾的手段,全部將他們捲走。
這種年代,可沒有人管是不是強制執法。
小亞細亞平原地區的盟友,選來選去,最合適的當屬攝政公主蘇菲麗雅?蘭斯洛特。
理由有很多。
雅各布古河道出了曼育軍領,就直接進了她的封地,可以說她的大半個封地,都在雅各布古河道兩岸,出現這種巧合,既有偶然也有必然,小亞細亞平原本來就是當年雅各布江三番五次的改道衝擊出來的。
天然的地理,將會形成無縫銜接,將危害降到最低。
到時候蘇菲麗雅即便是影響不了蘭斯洛特王室其他成員的封地,光是自己的封地,差不多也夠了。
雅各布江複流之後,影響最大的將會是中上游,下游會受一定影響,但不會那麼大,不僅江水過去需要一段時間,還因為最大的江峰會在中上游被分解很大一部分,其中曼育軍領為最。
現在的曼育軍領就是一塊幹了三百年的大海綿,古河道自身、眾多的支流、池塘、湖泊,不灌滿了,是沒有辦法繼續往下走的。
而且在小亞細亞平原,雅各布江並沒有徹底斷流,尤其是下游。
小亞細亞平原地區的降水相對充沛,會彙集一部分進入雅各布江,只是少了最大的源頭,流量少了很多不說,也不穩定,一年中總有兩三個月處於低水位,勉強能行行小船,稍微大一點的船就不要想了。
這只是地理上的優勢,蘇菲麗雅還有政治上的優勢。
從她在領地中實施的新政來看,她並不是那種頑固的守舊派,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遠比其他勳爵貴族要強,對安迪斯人的身份不會那麼排斥。
最重要的是,有安吉貝娜從中牽線搭橋,有直接和她對話的機會,其他有能力做成這件事情的勳爵貴族,肖恩他們想見也見不到。
肖恩心念直轉,將整件事情的因果在自己的心中過了一遍,無比認真的道:“抱歉,我無法做到,我既不能證明自己不是一個誇誇其談的人,也不能證明自己一定能夠讓雅各布江複流,但是,這件事情殿下不知道也就罷了,若是知道了,殿下就不能坐視不理。”
“你在威脅我?”蘇菲麗雅秀氣的眉毛一挑,一絲怒意一閃即逝。
“絕無威脅的意思。”肖恩不卑不亢的道,“我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我說萬一,萬一我們能夠做到,殿下自始至終,都無動於衷,到時候受害的,是你的封地,你的子民,我們頂多揹負上殘害生靈的罵名,孰輕孰重,殿下應該清楚,否則的話,我也沒有機會站在這裡。”
蘇菲麗雅陷入了短暫沉默,因為肖恩說到了點子上,這件事情涉及到的東西太大,即便是已經經歷了無數腥風血雨的她,聽聞這件事情的時候,依舊驚出一身冷汗。
若是滾滾江水瘋狂湧下,她不敢想象,對於自己的封地,對於整個蘭斯洛特王室,乃至整個拜倫聯盟,將會產生怎樣的衝擊。
至少自己的封地,這六七年的努力,將會有一半化為烏有。
所以,不管肖恩是不是那種為了引人注目,故作驚人之語的大騙子,蘇菲麗雅都要見上一見的。
更何況,蘇菲麗雅對安迪斯大山中的變故,並不是一無所知。
除了透過安吉貝娜之口之外,無論是蘭斯洛特王室還是蘇菲麗雅自身,都有自己的渠道,瞭解這面的事情,尤其是曼育軍領發生大動盪後,整個拜倫聯盟的目光都投注到這裡,永夜集團軍也搭順風車,他們在外面的名聲遠要比他們預料中的傳播的遠,至少在那些勳爵貴族眼中如此。
不過大部分勢力,對永夜集團軍的瞭解僅限於,安迪斯山脈中崛起了一股比較團結的力量,實力究竟如何,由於保密工作做的太好,清楚的人並不多,就算掌握了一些永夜集團軍的內部訊息,也是透過與安吉貝娜互換出去的領民知道的。
不過這些人由於種族原因,在永夜集團軍的活動範圍有限,管中窺豹,瞭解的東西少之又少,否則永夜集團軍也不會這麼痛快的答應安吉貝娜互換領民。
事實上,蘇菲麗雅與肖恩的交集,在很早以前,與安吉貝娜認識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
很多從艾琳娜女士流向安吉貝娜的東西,又經過安吉貝娜之手流落到了蘇菲麗雅的手中,尤其是關於一些似是而非的經濟政治觀念。
肖恩為什麼看蘇菲麗雅的新政有一種莫名的熟悉和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