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族人長老議會點頭同意合作,僅僅是事情的第一步,後續的事情還有一大堆,畢竟涉及到兩個勢力的各方面。
兩者之間的行事風格,可是存在這極大差異的,必須去異求同。
不過涉及到具體的繁瑣事務,就不需要肖恩親自出馬了,自家領地的將軍們,自然會與鱷族人長老們進行協商,達成共同意見。
細節上或許還存在問題,但是大方向上,雙方很快便達成了幾點共識。
首先,康芒斯家族的無敵艦隊,不可硬抗。
哪怕是有了永夜軍領這個外援,雙方的水上力量,依舊不在一個檔次。
一旦輕易進行水上決戰,造成大量戰艦受損,他們將會進入完全被動狀態,連反擊的機會都失去。
充分利用康芒斯家族戰艦都是大海船,進不了淺水的劣勢,進行反擊才是正道。
這樣一來的話,意味著他們必須放棄朵瑙河的控制權,以朵瑙河東岸為戰場,進行防禦反擊。
相比起朵瑙河西岸,這裡的面積更遼闊,水網環境更復雜,除了朵瑙河之外,還有數條河流在其中勾連縱橫,能夠容納永夜軍領樓船的進出,卻容不得康芒斯家族的大海船在這裡耀武揚威。
這個時候,就凸顯出當初永夜軍領向鱷族人據理力爭的兄弟港的重要性了。
這裡屬於典型的雙河交匯點。
它的正門是朵瑙河,側門則是巴涑河。
巴涑河是朵瑙河的支流,不過不是往朵瑙河匯,而是從朵瑙河分出去的。
相比起朵瑙河西岸,東岸的地勢更平緩,朵瑙河流經這裡後,並不是一條河直通大海的,而是呈篩子一樣,往東岸鑽。
巴涑河只是它的第一條支流,巔峰時期,這種支流大大小小多達上百條。
正是因為它們,江南平原才變成了絕望沼澤。
不過隨著絕望沼澤環境的異變,朵瑙河的水位急劇下降,大部分小支流已經斷流,變成了一節節湖泊和淺水灣。
只有少部分像巴涑河這種比較大的支流,還在流淌。
巴涑河屬於朵瑙河東岸複雜水網的一部分,永夜軍領的戰船可以透過這裡,避開朵瑙河進出絕望沼澤東岸大部分割槽域。
從一開始,永夜軍領就對兄弟港給予了高度重視,在與長老議會簽訂協議的當天,便有無數商船,帶領大量建築師和建築材料南下。
為首的自然是永夜軍領御用建築師費迪南德。
永夜軍領現在自凡是稍微上檔次的建築策劃,總少不了他的影子。
不過他也不再像當初建設雙子城時那樣,事事都需要自己親自丈量。
這些年來,他一手帶出來的徒弟,也有半個團了,更別說是徒弟帶徒弟的徒子徒孫們了。
在永夜軍領大量的基建工程培養下,很多都已經出師。
現在費迪南德屬於不折不扣的總策劃師,只負責把控住方向和一些比較關鍵的點,剩下的交給他的那些徒子徒孫負責便可以了。
層層分片設計,然後再在他這裡匯總調整,最終定稿。
所以出圖紙的速度非常快,這邊才剛剛選好址,另一邊僅用兩週的時間就能夠拿出定稿圖紙,然後直接破土動工。
兄弟港的建設主力是鱷族人不假,不過他們多數是壯勞動力,幹一些粗重笨活,俗稱的小工。
真正幹精細活的大工,還得是永夜軍領的附屬工兵兵團,別看他們中間很多人歲數不大,但是至少擁有五年以上基建工作的老把式。
採取的同樣也是分工包片的模式,幾名附屬工兵團的工兵,帶領十幾名到幾十名不等的鱷族人,組成一個工隊,在一個工點進行施工。
除了少數特殊建築材料是從永夜軍領運來的,後期建設所需要的磚石,都是就地取材,當場燒製。
對此永夜軍領也是輕車熟路,因為他們在永夜軍領也是這麼做的。
哪怕是擁有雅各布江和朵瑙河的便利,大規模運輸建築材料,那也是不合算的,只要工地的規模超過一定程度,永夜軍領必然就近開闢磚廠,燒製磚石,實在沒條件,方才考慮調運。
要是換成雅各布江複流之前,兄弟港的建設條件應該是最糟糕的那一種,四處氾濫的江水,想要找塊硬土都難。
現在,堪稱絕佳。
這裡的水位已經基本穩定,就算再降,也沒有大降了。
原本的直道口,在絕望怒江巔峰時期,瘋狂水流的衝擊下,是一個長寬十幾公里的大豁口,水位降下來之後,這裡變成了兩河交匯的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