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農市。
若是放在其他地區,應該算是一座堪稱繁華的中型城市。
但是放在小亞細亞平原的核心區域,王都瓦萊絲塔的附近,那就只能夠成為這顆璀璨明珠的襯托,一個微不足道的衛星城市了。
所以,它又被稱之為瓦萊絲塔的西大門。
一旦從西面越過它,便意味著正式進入了王都地界,距離瓦萊絲塔不遠了。
今年春天,這座名聲不顯的城市,因為一行人在這裡滯留不去,而變的格外熱鬧。
這行人不是別人,正是踏上全聯盟巡迴佈道不久的聖以太教廷新任教皇聖喬治陛下。
一連五場聖喬治親臨的大型佈道,早將這個原本就有信仰根基的中型城市的大部分市民,轉化成了教廷信徒,成為了聖喬治陛下的忠實擁護者。
對於擁有宏大目標的聖喬治陛下來說,這麼做明顯太過奢侈。
按照他的虔誠信徒幫他制定的佈道計劃,這種規模的城市,只需要一到兩場大型佈道會便足夠了,最多也不用三場。
只有王都瓦萊絲塔,才值得聖喬治陛下投入這麼大精力。
在倫農市投入這麼大的精力,並非聖喬治陛下的主動意願,而是他被迫在這裡滯留不去。
能夠對他形成造成影響的,自然是拜倫聯盟的統治階層,以攝政公主蘇菲麗雅為代表的王權。
為了阻止他進入蘭斯洛特王室統治的核心圈佈道,攝政公主蘇菲麗雅不惜將自己的鋼鐵玫瑰騎士團調集了起來,擺出了一副不惜魚死網破的架勢。
若是聖喬治膽敢帶領自己的佈道隊伍接近王都瓦萊絲塔,她便會帶人悍然發動進攻。
沒人敢質疑攝政公主有沒有這個膽量,包括聖喬治。
攝政公主最近幾年的行事作風有些偏於溫和,讓人們有意無意的忘記了她曾經的外號鐵公主。
剛剛掌權不久,為了振興王室、為了將自己的名號立起來,毫不猶豫的向聖以太教廷發動了挑戰,若不是德爾特教皇當時出於長遠和綜合考慮,王權和神權之戰,早在二十年前就爆發了。
聖喬治教皇在沒有上位前,對德爾特教皇溫和行事作風,嗤之以鼻。
認為正是他的這種作風,助漲了蘇菲麗雅公主的囂張氣焰,讓她得寸進尺,這些年來,不停蠶食教廷利益,以教廷作為踏腳石,將自己抬的更高。
若是教廷在攝政公主還沒有成長起來的時候,就發動全面反擊,整個瓦萊絲塔都要淪為他們的核心教區,若是能夠多數百萬的虔誠教徒,聖以太教廷的影響力何止提升一兩倍?
所以,在接掌神諭權杖的那一刻,聖喬治教皇就心中暗自決定,絕不重蹈德爾特教皇舊轍,絕不輕易妥協。
但是等到事情真正臨頭,他才發現事情遠遠沒有想的那麼簡單。
攝政公主蘇菲麗雅發動的時機非常致命。
聖喬治教皇登基前後不到三個月,巡迴佈道之路,剛剛起步。
哪怕是手中握著真神使者和聖力,這兩張前所未有的王牌,但是大部分教廷教徒連他的名號都沒有聽過,資訊依舊停留在教皇是德爾特階段,又有什麼用?
一旦與王室全面開戰,教廷只怕很難討到好處,畢竟在行政體制上面,教廷存在著致命缺陷。
他們依靠的是號召力,具體有多少信徒響應他們,卻是一個未知數。
而王室具有強制執行的能力,效率遠在教廷之上。
更何況,攝政公主蘇菲麗雅並不是代表自己而來。
聖以太教廷這一次搞出來的動作實在是太大了,讓所有人的都感受到了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