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那些勳爵貴族還死咬著牙根,不願意輕易接受要挾。
但是等看到別人大賺狂賺,就有點坐不住了,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支援給斷口血堡的各種物資,只是微不足道的小頭,唯一丟的應該是他們的面子。
但是在絕對利益面前,面子這種東西,一文不值。
頓時拜倫聯盟的勳爵貴族們變的,一個比一個大義凜然,支援斷口血堡戎邊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他們就算是財政再緊張,也不能缺了戎邊士兵的一口吃食。
他們到邊關貿易,並不是純粹為了撈金,而是為了更好的支援斷口血堡。
論不要臉程度,他們也算是到了一種新境界。
這些勳爵貴族們掌握的能量,絕對是一頂一的,他們的大規模入場,讓邊關貿易規模一下擴大了好幾倍。
在他們的衝擊下,價格出現了跌落,沒有一開始暴利,但總體來說,還是有的賺。
這是市場自我調節的本能,隨著時間推移,邊境貿易將會變的越來越穩定,無論交易方式還是價格,畢竟奧丁獸人也不是牲口多的用不完的傻子,大部分人同樣過的緊緊巴巴。
先前出高價,是因為貨物少,沒得選,現在貨物多了,自然知道貨比三家,哪家好哪家便宜買哪家。
對斷口血堡來說影響不大,成交價格下來了,但是成交數量上來了,他們這個坐地收錢的地主,最終到手利益總額,處於不停上揚狀態。
一心摟錢的斷口血堡,現在反而不著急找西奧丁帝國的麻煩了,反正東奧丁帝國的地盤足夠大,哪怕他們保持現在的推進速度,想打到獅族王庭沒有半年根本做不到。
隨著他們的不停推進,越到後期,難度越大。
因為在進攻過程中,整支大軍也是平鋪開的,攻城略地面積越大,鋪的也就越大,戰線拉的越長。
反倒是東奧丁帝國各大部落被他們逼的節節敗退,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到最後想不聯合都不成的時候,也將會是他們絕地反撲的一刻。
那時候才是奧丁大草原最熱鬧的時候,也才是斷口血堡搞小動作的最佳時機。
現在最適合的還是不停撈金,不停儲備各種軍需戰略物資,這種東西可沒人嫌多。
還有值得一提的一件事,塞德里克大公從永夜軍領出來後,並不是直接返回斷口血堡,而是拜訪了最後一家——曼育軍領的菲利普子爵。
雙方關係算是比較親密的,當初菲利普子爵曾經自請到斷口血堡戎邊近十年,他率領的金駝重騎一直在塞德里克大公帳下聽命,也創造了不少輝煌戰績,在斷口血堡算是聲名顯赫的年輕一輩。
直到聽聞自己的父親博格大公遇刺身亡,他才匆匆返回了曼育軍領。
原本塞德里克大公以為憑藉菲利普子爵的能力,能在曼育軍領橫掃千軍,登上新大公的寶座,讓斷口血堡多一個新援助者。
沒想到曼育軍領的狀況比想象的還複雜,整個就是一爛泥沼,一頭扎進去,掙扎了快十年,越陷越深。
關於菲利普子爵,蘇菲麗雅已經與塞德里克大公透過氣了。
即便對方是自己的親外孫女,塞德里克大公也沒有辦法強行要求對方支援菲利普子爵上位,畢竟坐在她的位置上,還有自己的利益考量。
只能感嘆,菲利普子爵或許是一位好將領,卻不一定是一位好領主。
塞德里克大公與菲利普子爵會面,並不是提供援助和支援的,而是勸他主動放棄曼育軍領繼承權。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繼續僵持下去,菲利普子爵的勝率微乎其微,因為他最大的支持者蘭斯洛特王室已經拋棄了他,而蒸蒸日上的永夜軍領卻不會眼睜睜看著一位敵視自己的人上位。
塞德里克大公不願意看著這位年輕將領就這麼隕落在內耗中,給他提供了一個全身而退的機會。
讓其放棄繼承權,跟隨他到斷口血堡戎邊,由塞德里克大公作保,偽大公帕特萊姆就算想趕盡殺絕也沒機會。
經過長達半個月的思想鬥爭。
菲利普子爵最終接受了塞德里克大公的提議。
他考慮的只怕不僅僅是上述原因,還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
曼育軍領原先是三足鼎立,他與帕特萊姆的矛盾為主要矛盾,安吉貝娜在永夜軍領和蘇菲麗雅的支援下,悶聲發大財。
他這一抽身,只剩下帕特萊姆和安吉貝娜兩大勢力,自己的地盤將會變成一片空白,雙方有可能為了爭奪自己空出來的地盤大打出手,但是雙方背後站的一系列勢力,又讓他們不會太快出現結果,以後自己完全可以找機會重新入場。
當初他就是用這一招躲避博格大公的,現在不過是故技重施。
甭管裡面有什麼算計,菲利普子爵率領著自己的精銳部隊,跟隨塞德里克大公返回斷口血堡是事實。
曼育軍領的局勢在僵持了長達四年後,出現了新狀況。
但是接下來的劇本發展,完全沒按菲利普子爵預期的來。
女伯爵安吉貝娜根本不為菲利普子爵留下的地盤所動,自始至終沒發一兵一卒,任由偽大公帕特萊姆一口吃下。
事後,女伯爵安吉貝娜甚至向帕特萊姆發來了賀喜書信,並重新宣誓向其效忠,雖然明眼人都知道,這種效忠僅僅是名義上的,女伯爵絕對不會向帕特萊姆大公支付半個大子的稅負,休想呼叫她領地的一兵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