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東西根深蒂固,無論是風俗還是仇恨。
安迪斯人認為自己是受害者,是曼育人讓自己骨肉分離,奴役自己這麼多年。
曼育人同樣認為自己是受害者,是安迪斯人害的他們家破人亡,背井離鄉,成為流寇。
人性總是自私的,總是隻看到自己受傷的一面,只看到別人的兇惡,看不到自己施暴時的猙獰模樣。
對此肖恩也想不出太好的方法,只能用持之以恆的教化,以及時間磨合,消除雙方的隔閡。
在這種隔閡消除達到一定程度之前,永夜軍團也只能採用分而居之的方法,單獨隔離開了一些城寨,給曼育人居住,相鄰城寨也不是純粹的安迪斯人城寨,而是一些熟奴和混血兒組成的城寨,作為緩衝帶。
無論是安斯敵人還是曼育人,都無法完全接受他們,卻也不會極端的排斥他們。
這種方法說不上有多高明,也說不上多有效,最起碼避免了流血衝突,進一步惡化雙方的關係。
再加上永夜軍團的有意識引導和宣傳,雙方之間為了生存,互通有無,進行貿易瞭解,能進一步緩和雙方的關係。
隔閡源自於陌生。
當雙方都瞭解了,時間撫平了曾經傷疤,忘記過去疼痛,新一代在懵懵懂懂開啟了自己的愛情,融合便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這種說法雖然有理想主義的味道,卻也是目前唯一切實可行的。
曼育人在永夜軍團的居住環境,與安迪斯人一般無二,都是寨堡,都有重重的防禦軍事,就連配備的生產工具都是一般無二,唯獨少的可能就是弓弩,不過這與永夜軍團無關,那些安迪斯人手中的弓弩也不是他們配給的,而是安迪斯人自己製作的,永夜軍團並沒有因為他們曼育人的身份禁止他們持有。
不過他們想要獲得的話,只有兩種途徑,要麼自己製作,要麼透過交易,從其他安迪斯人手中換取。
第一條基本行不通,曼育人生存環境,註定了他們生來與狩獵無緣,更別說是製造弓弩了,就算偶爾有聰明人能仿製出來,但是比起從小玩這個的安迪斯人也是差距遙遠,費時費力,很不合算。
好在有一點,曼育人比安迪斯人強,那就是耕種,畢竟一個是純粹的農耕民族,一個是半耕半獵民族,先輩傳下來的東西不一樣,在耕種方面,曼育人無疑更容易上手,只要給他們一塊差不多的耕地,基本不用永夜軍團幫助,用不了幾個月,他們就能勉強餬口,相比起曼育軍領大部分地區,雅各布古河道算的上風調雨順,加上永夜軍團修建的充沛水利工程,只要勤快一點,想不豐收都困難。
除了正常管理上面之外,永夜軍團對曼育人城寨的干涉微乎其微,尤其是風俗習慣問題。
究竟是吃饅頭,還是吃麵包?
究竟是生吃蘋果,還是烤著吃?
究竟是使用永夜軍團這邊流行的生煎煮炸,還是吃以前的燉糊糊?
究竟是穿乾淨利落、裁剪得體的新衣服,還是將麻布剪三個洞,套上就算衣服?
永夜軍團可沒人管。
至於永夜軍團風俗中,不知不覺中已經摻雜了肖恩前世漢文化,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因為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相對於肖恩的前世是極度落後的,肖恩感覺不習慣,只要有條件,自然會將前世的東西搬過來。
比如穿慣了內褲,到了另一個世界,他還必須習慣寬大衣服裡面光著屁股蛋子,在寒風中,雙腿戰戰不成?
他習慣了用筷子,非得改用手抓或者餐叉不成?
若是真那麼做,肖恩的腦袋才真的讓驢踢了,自己找不自在。
永夜軍團在發展的過程中,肖恩的思路作為主導,摻雜進一切前世認知見解,往那個方向上帶,那又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畢竟他的主觀意識是前世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