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巴士底那把大火失敗,沒有燒死俘虜那麼多實權勳爵貴族。
若是博格大公最近幾年統治不那麼急功近利,將自己部下搞的離心離德。
若是曼育軍領現在不爆發奴隸角鬥士起義,給博格大公三四年的緩衝時間。
永夜軍團現在哪怕坐擁十萬軍民,被重新趕回大山中是可以預見的。
曼育軍領哪怕是再貧瘠,對方的面積和人口擺在那裡,戰鬥潛力遠不是自己可以比擬的,對方折損三五萬兵力,一年半載就緩衝過來了,而永夜軍團打光了,肖恩十年八年緩不過勁來,他總不能再做十幾年的大山支教吧?
所以,現在能避免開戰,就避免開戰。
就算是要打,也要等到他在大山中徹底站穩根基,在拜倫聯盟弄到一個合適的名頭,成為對方的一員,那個時候,就算是打起來,也屬於內部戰爭,不會引來全盤反擊。
有些東西並不適合與這些底層軍官說,肖恩只是與永夜軍團高層通通氣達成共識,有的甚至只能悶在自己肚子裡,大局觀不到,說了也是白搭。
這次軍官擴大會議不僅不是一場戰爭動員會,反而是政治思想會,消除永夜軍團內部自上而下的浮躁氣息,不要因為曼育軍領那邊傳來的動亂訊息而影響自身的發展節奏。
自己想通了還僅僅是第一步,同時還要做通下面永夜士兵的思想工作,調動他們的建設生產積極性。
為了充分調動這一點,大會上提出了關於流動紅旗的倡議,將以衛所為單位,設立金、銀、銅三個級別的流動紅旗,永夜軍團主力軍和附屬工兵團各設一,以半年為單位,從自身訓練與建設生產等方面進行評分比較,前三名將會持有流動紅旗,直到下一次評選結果出來。
除了這種榮耀外,還切切實實的與利益掛鉤,得到流動紅旗的衛所,根據流動紅旗的級別,從上到下的薪水將會得到1.5、1.3、1.1倍提升,一旦流動紅旗被奪走,薪水將會原樣。
這個倡議一出,得到所有軍官的贊同,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大展拳腳,非將流動紅旗贏回自己家不可。
這些年輕軍官看中的並非實際利益,而是流動紅旗帶來的榮譽,每一名士兵都渴望著建功立業,既然沒有機會在戰場上展示自己,那就在這種軍中競賽中奪冠。
反倒是關於巴士底的問題,輕拿輕放,只是抽調了一個團,以拉練的名義,僅用了一天一夜,就出現在重建後的巴士底城外。
過去一年修的二百公里路,就包含原本刻意留出來的軍事緩衝區。
當初永夜軍團這種恐怖的建設速度,結結實實的將巴士底的那些勳爵貴族震撼了一把。
至於這會不會成為曼育軍領進攻永夜軍團的便利通道,永夜軍團從上到下根本就不擔心,他們巴不得對方順著這條道往裡攻,正好讓他們精心佈置的陷阱大展神威。
相比起相對寬長的雅各布古河道,一條通道反而更容易布放。
等到了城底下,上面才向那些中低層軍官傳遞了戰鬥指令,又是引來一片驚訝低呼。
不過這次決定巴士底命運的並不是戰爭本身,而是戰爭之外的利益交換,順利的超乎想象。
永夜軍團這一個團抵達城下的時候,巴士底中士兵的撤退已經接近尾聲。
就像安吉貝娜預料的那樣,帕特萊姆無法拒絕成為曼育軍領最高統治者的誘惑,交易條件幾乎連想都沒想的就答應下來,對巴士底棄如弊履。
相比起一個軍領大公來說,無論是巴士底還是安迪斯人帶來的威脅都是微不足道,等他掌握了軍政大權,將巴士底再奪回來,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臨走之前,帕特萊姆也沒有給肖恩他們留下一個修復完整的巴士底,而是丟了一把火,再次將這個多災多難的城池燒的滿目瘡痍。
他這麼做,反而讓前來接手永夜軍團長長鬆了一口氣,對方做的這麼絕,反而說明其中沒有其他佈局。
若是他們也效仿永夜軍團那樣,丟一座空城在那裡,城外的永夜軍團反要進退維谷,疑神疑鬼,為了防止有詐,說不得自己放上一把大火。
不過放火燒即將放棄的城池和即將佔領的城池是兩碼事,帕特萊姆幫他們做了,反而就沒有那麼糾結了。
相比起永夜軍團一年前的那把大火,帕特萊姆放的這把火,無論是從專業性上,還是準備程度上,都差得老遠,僅僅燒了一天一夜,自己就慢慢熄滅了。
直到三天以後,得到帕特萊姆已經率領大軍離開的確切訊息後,永夜軍團的這個兵團方才正式入駐巴士底。
沒有一週,便有兩個附屬工兵團外加一萬剛剛完成耕種的山民,浩浩蕩蕩的開了過來,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大建城運動。
伐木、開石、整理地基、挖土開窯、燒磚燒瓦燒灰……
一切井然有序,絲毫不亂。
數百座城寨、上萬間房屋不是白建、兩百公里的山路不是白修,永夜軍團附屬工兵團早就被大量基建工作,活生生磨練成了一個超級工程隊,放在肖恩的前世不敢比,但是放在阿沙恩大陸,論效率和質量,他們說第二,沒有人敢說第一。
土磚土瓦,燒製起來,說有技術含量,確實有點,說沒技術含量,還真沒太多技術含量,最重要的事是一個火候問題。
放在永夜軍團成立以前或許還是個問題,但是放在現在根本就不是個事。
專門抽調出一個百人衛,不幹別的,砌幾十座爐,各種各樣的材料,放進去烘燒就是。
這一燒,還真燒出了不少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