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延潮看了他一眼,心道宮闈裡要守住秘密,實不容易啊!越來越多的官員知道了,看來早晚傳遍官員的耳底。
“都人豈可為妃?莫非他懷了龍裔?”幾名翰林們都詫異道。
“哈哈,不可說,不可說。”
眾人頓時惱道:“真掃人興致。”
那人見賣足了關子得意地道:“反正今日朝會就知道了,諸位不要與我急。”
景陽鐘響後,百官在午門前列隊,御史點名後,凡四品以上官員,及五品以上宮坊官魚貫進入午門。其餘官員要立在午門前,看著城門樓子,非天子宣召不得入內。
原來林延潮一直是沒資格參加早朝,屬於蹲門口百官中的一個,但眼下他身為日講官則可參加常朝。
身為日講官,林延潮不與百官同列,而是站在階前的螭頭之下。在唐朝時,史官,起居官在朝參時,也是站在螭頭下,被稱為螭頭官,而史臣入值記事,稱為螭頭載筆。
而六名日講官有直起居,也就是螭頭載筆之責,同時還為天子臨時起草奏章。
不久靜鞭鳴響,天子升座,百官叩拜後,林延潮站在階下心道,自自己在乾清宮裡進諫天子,已是過了數日,聽聞王姓宮女再過不久就要臨產。
一般以宮闈裡的慣例,天子會在後宮妃嬪懷上皇嗣的臨產數月前進封。
嬪會升為妃,或者妃升為貴妃。
王姓宮女雖為都人,但既是有了身孕,也當提前封妃封嬪的,否則母親就沒有名分,相當於未婚生子。現在隨便,但這在古代可是十分嚴重的事。不僅是母親,連生下的兒子都會抬不起頭來。
天子家若有這種事,傳出去就成為了民間的笑柄。
所以這一次朝參,小皇帝理應宣旨詔告天下,把王姓宮女身份公之於眾。
此刻林延潮不由看了六名日講官首位的何洛文,想來他也是懷有期待才是。然後林延潮再抬起頭看向玉階上的捧敕官,但出乎意料的是,捧敕官手上居然沒有手持聖旨,也就是說今日早朝上天子不準備頒佈任何詔令,只是與百官議事。
見了這一幕,林延潮不由心道,這其中莫非出了什麼變數。難道天子不打算宣佈了嗎?
朝參完畢後,天子照例會在宮門外賜食。
林延潮與眾翰林們,一併去用飯。
之前說天子要冊封都人為妃的翰林,在飯桌上受到了眾人的揶揄。
那人面色漲紅地分辨道:“我豈會亂說話,這其中內情,我又不好與你們分說……好了,好了,算我怕了各位了,算我胡言亂語,根本就沒有此事,給諸位賠禮了,好不好。”
林延潮聽了笑了笑,捧著飯碗,用筷子嘩啦嘩啦地扒起米粥來。但半途卻見何洛文突然起身,重重地投筷於地後,拂袖離去。
何洛文動怒的一幕,在場的人都是看呆了,不明白他發什麼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