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若你真是生員,那麼周先生,怎麼沒見過你?“華傳芳質問道。
林延潮聽了道:“我曾是侯官生員,但現已不是了。“
聽了林延潮這話,眾人都是恍然,除去生員身份,要麼是考中了舉人,或入國子監,要麼就是學業不合格或者是犯了什麼錯誤,被督學罷了生員身份。
這對於一名秀才而言,簡直是奇恥大辱。
不過此人雖曾是生員,但現在繼續用生員身份,卻是他的不對了。
卻見陳知縣卻了笑著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
華傳芳卻是冷笑兩聲道:“真無恥之尤。“
這時陸翁道:“若是有墨給你,你可當堂寫出文章來?“
林延潮道:“可以。“
陳知縣立即道:“既是如此,我給你筆墨,當堂寫一篇來。“
林延潮聽了笑了笑道:“古人有云,讀其文如聞其聲,聞其聲如睹其人。眼下在下在此,就不必那麼麻煩,索性直念給大家聽好了。“
陳知縣驚喜道:“狀。。不,閣下不用打草稿?“
“在下作文章,從來都是落筆之後,不易一字!“
不易一字,好大口氣!
眾士子都是震動了,不易一字,那不是說寫出來的都是登峰造極了,不用改了。
董其昌與陳繼儒低聲地道:“宗海太狂妄了。“
陳繼儒笑著:“不是狂妄,是狂捐,寧為狂捐,不為鄉愿。“
陳知縣笑著道:“那閣下就唸來,本官洗耳恭聽。“
眾士子們聽了也不服氣,也是露出認真的神色,一會挑林延潮文章的毛病。
但見林延潮道:“此文乃是前幾日與袁中郎一併共遊西湖所得。。從武林門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蛾,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
林延潮一邊念,眾人一邊聽。
眾人乍聽來這文章,也沒什麼出奇的地方,彷彿在敘事,說一人的遊記。但偏偏如此情真語直的文章,能從這一字一句裡聽出作者雀躍的心情。
“。。。。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
聽到這裡,林延潮這寥寥幾句,卻是語淺情深。
“。。。。餘遊西湖始此。晚同中郎渡淨寺,覓其兄舊住僧房。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草草領略,未及偏賞。次早得陳眉公帖,眉公同學王蘅蕪至,湖光山色,一時湊集。“
眾人聽完這文章,良久不語,文章聽來平平無奇,就是老嫗也是能聽得懂。
但聽過之後,眾人都不約而同生出悠然閒適之情。
往日這等山水文,都是極盡詞藻,用各種華麗難懂的文辭,渲染山水之美,但是本文卻劍走偏鋒,短短几個字,幾句話,以景寫情,令讀文之人與筆者一併酣醉。
文章到了這一步,彷彿又推開了一窗戶,眾人不由覺得,文字簡單繁複並不重要,在於能不能真情動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