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林延潮領宴貼離了陳思育的公房。而陳思育看著林延潮的背影,不由連連苦笑。
次日,林延潮先去長安門看宴圖。
每次郊祀慶成宴前,禮部要先畫宴圖於長安門示眾,告訴官員席位座次。
這也是明上下尊卑,否則郊祀慶成宴乃宮廷第一大宴,赴宴之人極多,嘉靖年時有一次居然擺了兩千五百桌之多,若是官員不明規矩,隨便亂坐,那麼真造成大亂了。也因宴會規模太大,朝廷不堪重負,嘉靖二年時,皇帝有意免去此宴,但在百官反對下,卻沒有實現。
到了晚上。
林延潮正在赴宴路上,這郊祀慶成宴就設在奉天殿。這是高規格啊,其他大宴如冬至宴,元旦宴只能設在華蓋殿,謹身殿。
唯有郊祀慶成宴方能設在三大殿之首奉天殿。
至於經筵宴這等常宴只能設在奉天門外,而且經筵宴雖是豐盛,但終究是常宴。參與經筵的官員,放開手腳,隨意吃喝也沒關係,而郊祀慶成宴是文武百官與天子同食,講究很多禮節,也屬於那等形式重於內容的宴會。
奉天門外京城裡文武百官都魚貫而入,
林延潮手持宴貼與百官一併走進奉天門,但見奉天殿上燈火輝煌。
奉天殿前,原本空曠的大廣場上,宴席相隔著御道左右而設。整個廣場上幾乎都擺滿了宴席,第一次參加這等曠世盛宴,林延潮心情不由有幾分激動。
若非看過宴圖,要在這麼多桌裡找到自己席次也不容易。林延潮依著宴圖的記憶,在奉天殿丹墀下找到了自己的席位。宴席的席端都貼著由光祿寺按照鴻臚寺開具的注帖上,將赴宴官員的職位,班次寫在上面。
林延潮走到一桌看注貼上有自己名字,於是就坐了下來。
這大宴也分上桌,上中桌,中桌,下桌。規矩其實也與御殿儀一樣,凡四品官以上在奉天殿內享宴,四品官以下就在奉天殿外的丹墀外。
不久眾官員就紛紛入座了,林延潮這一班次的席位,都是翰林院的,一旁則是戶部。
都是相熟的同僚,氣氛十分融洽,宴席桌上的菜色,也是相當不錯,每桌上有寶妝茶食,雲子麻葉二楪,甘露餅四個,大銀錠油酥八個,煠魚二塊,小銀錠笑靨二楪,果子按酒各五般,菜四色。花頭二個。湯三品。鴛鴦飯二塊。大饅頭四分,每人酒五鍾。
林延潮看著這豐盛的飯食,心道果真是宮廷御宴啊,雖不是上桌,但這菜品也是槓槓的。
眾官員們也是不由有些流口水,之前戒齋,每日都是清水,不說肉味,連素菜都沒吃,眼下有此大宴,到時候大家還不食指大動。不過可惜如此豐盛的飯食,因為沒有開宴,大家只能看卻不能吃。
當然少不了也有官員打著偷吃的主意,但廣場四周都有糾儀御史,錦衣衛在那巡邏。如果你在慶成宴上偷食,搶座,酒爵墜地都是要被御史彈劾的。
故而眾官員們都是正襟危坐,但眼見面前的佳餚熱氣騰騰,菜香肉香一陣陣飄入鼻中,這簡直是一種對心靈摧殘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