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文魁> 大結局上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大結局上篇 (3 / 11)

為何朝廷要提倡四民平等,將對那些皇親國戚的司法權下放州縣?

文章篇篇所指勳貴宗室。

兩個利益集團在朝野上下掀起罵戰,有的官員提出了遏兼併,清莊田,再清丈的口號,直指大量侵吞搶佔民田的勳貴宗室集團。

朝廷一年輸京漕糧四百萬石,但勳貴宗室竟要去八百萬石,每年朝廷供養勳貴宗室要用去五百五十萬兩,而朝廷連太倉收入加上地方財政一年也不過一千八百萬兩。

這時林延潮出面壓制住了兩派爭論,避免激烈的黨爭,同時承諾對海貿中的絲綢課以重稅,以避免蘇浙可能出現的大規模農田改稻為桑。

這退讓之舉,再度被不少官員批評為軟弱,甚至以此市恩,收買人心。

萬曆三十年上元節。

天子免除了輔臣及百官拜賀,這段日子天子有疾的訊息陸陸續續從宮裡傳出。

一開始內廷還支支吾吾,後見實在瞞不過了這才如實相告,林延潮也曾率群臣去問安,卻答說天子雖是抱恙,但身子還在恢復之中。

天子讓林延先潮與群輔商量國事,幾乎將國事都交給了內閣。

故而這段日子林延潮可謂大權獨攬,政由己出,朝堂之上大事小事皆由他定奪。

楚王案平復,火耗歸公,海貿之事也在他手中走上跪倒。

而到了上元節這日,大小官員皆至林府拜賀。

不僅是沈鯉以下在京官員一個不落,甚至連勳戚宗室也是驚動,

掌中軍都督府,執掌京營的英國公張維賢,定國公徐文璧,成國公朱鼎臣等皆親自到林府上拜賀,行叩拜之禮。

這權位高低沒有一定,司禮監勢大時,首輔見了也要向掌印太監叩過頭。

到了內閣勢大時,司禮監也要看首輔眼色。

再說勳戚們是正一品,官位還在閣臣之上,但他們見了首輔時,也是要叩頭的。但大多的時候,勳戚與文官不是一個系統的,沒必要過節時到相府叩頭,但這一次英國公他們卻來了。

除了英國公他們還有一人,那就是李太后的兄長,武清伯李高(其父李偉數年前已病死),其子襲爵。

鄭貴妃的兄長左都督鄭國泰,其子鄭養性也親至府上。

別說趙志皋,張位在位時,不曾如此,就是申時行為首輔時,上面的人也沒來齊過。

而今一併來至相府,各個面帶笑容,甚至定國公徐文璧還是抱病前來,由其子徐廷輔一路攙扶著,嘴上說是‘認認門’,其實請林延潮以後多看顧看顧。

林府中有幾位官員見此不免側目,心道林延潮主張新政變法,革除積弊,怎麼反與這些人越走越近。

當初彈劾潞王,拉武清侯下馬,逼李太后還政,殺太監馬玉,舉燭焚詔,復張居正名位的那個林延潮到底哪去了?

但大部分的官員都認為林延潮‘外圓內方’,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今日之林府可稱得上賀客盈滿,各色節禮堆滿了府邸。

因原府邸實在太小,故而林延潮不得不租下隔壁府邸,如此才令至相府道賀的官員們有了站著的地方。

天子賜林延潮鰣魚,坐蟒袍。

蟒衣中最尊為坐蟒服,行蟒服上蟒龍為斜向,而坐蟒則正向,坐蟒服乃首輔大臣的恩待。這代表在天子心中,林延潮的恩遇又上了一個臺階。

各地藩王世子們也皆派遣王府官員來賀,並呈上厚禮。

至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田義,提督東廠孫暹,秉筆太監陳矩三人都不能親至,但都派親信送來了重禮。

其中禮最重的要數,海商梅家更是從蘇州搞來了一唱崑曲班子送給了林延潮。要知道這時崑曲才在蘇松一代興起,如申時行,王錫爵兩位致仕宰相府上才各養了一個家班,而梅家他們竟給林延潮湊了第三個,且提前到宰相任上就享受到了。

現在相府的東西二園裡有兩個戲班子唱戲,一個梅家送來唱崑曲的,一個則是曹家班。

所謂曹家班就是林延潮門生曹學佺所創,與崑曲不同唱得乃是閩腔。

林延潮成為大明開國兩百年來,閩人自林文,楊榮入閣後第三人,而且為當今首臣。閩地出身的官員不再視為從窮鄉僻壤出來的,被冠如‘福建子’之類的稱呼。

視同下里巴人的閩語閩腔也逐漸登上了大雅之堂,甚至在京官員間時興說起閩語。

曹學佺辦了這個儒林班,今日來相府登場,如林材,葉向高四周都圍了一圈的官員。

相府裡時而鑼鼓喧天,遠聞巷外,時爾簫管悠揚,笙笛併發,熱鬧非常,更顯得今日之林延潮權勢赫赫,無人可及。

外邊熱鬧非常,而相府客房卻是十分安靜。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